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755株古樹名木請市民來認養

2013-03-1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今天是植樹節,又到了一年播綠時。記者從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今年本市計劃完成義務植樹300萬株。全市共設立23處義務植樹點、123處林木綠地認養點,本月中旬起接待市民。此外,本市今年還首次設立了古樹名木認養點,市民可以到身邊的公園景區出資認養一棵古樹。

 

    首推古樹認養點

 

    首綠委辦公室副主任甘敬介紹,今年公布的義務植樹點,有九成以上位于平原造林工程區范圍內,市民可以直接參與綠色北京的建設。123處林木綠地認養點分布在16個區縣,可認養的樹木達88.9萬株。

 

    與往年不同,今年本市還首次推出了古樹名木認養點,共26處、755株,多位于各區縣的公園景區內。可認養的樹木包括銀杏、國槐、側柏、楸樹、油松、皂角等,均有數百年的歷史。

 

    甘敬介紹,市民如要認養古樹,需要和古樹的權屬單位簽訂認養協議書,明確責任和權利。古樹由于要采取復壯措施,日常管護成本比普通樹木要高出許多。市民可以根據古樹的長勢和具體的復壯辦法,與權屬單位協商認養價格。和認養普通樹木一樣,認養古樹也可以懸掛認養標志牌。

 

    市民可報名參加林木撫育

 

    除義務植樹點、林木綠地認養點之外,本市今年還首次面向市民推出了林木撫育點,位于大興區六合莊林場,面積480畝。

 

    “北京連續30多年開展義務植樹,到現在種下的樹有1.89億株,后期管理是個難題。”甘敬介紹,當前,北京可綠化的空間越來越少,市民參與林木的后期管護,也是履行義務植樹的一種形式。

 

    在林木撫育點,市民可以在林場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修樹盤、清理雜草、打防火道、壘圍堰等。按照本市2010年公布的“18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及核算方式”,撫育幼樹20株,可折算1株植樹任務。

 

    就近就地 街巷增綠

 

    今年,本市還將在城區深入開展“植樹進街巷胡同”活動,充分挖掘街巷胡同、老舊小區的綠化潛力,拓展綠化空間,按照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推進規劃建綠、立體拓綠、見縫插綠,倡導鼓勵城區群眾自己動手,通過開展身邊綠化活動,不斷提升街巷胡同、老舊小區的綠化景觀。

 

    甘敬表示,近年來首都市民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每年以單位、家庭形式自愿報名參與義務植樹和林木綠地認建認養的市民越來越多。據統計,近5年來社會單位和個人參與林木綠地認建認養活動累計投入資金6.12億元。以植紀念樹、種紀念林的形式紀念結婚、生日、升學、參軍等逐步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植綠、愛綠、護綠的文明意識進一步增強。此外,購買碳匯作為適齡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法定形式之一,近年也得到認可。

 

    記者了解到,首都北京綠化美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到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8.6%,林木綠化率達到55.5%,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6.2%,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5.5平方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