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縮寫,意思是空氣污染指數。API指數是由日常監測的大氣污染物數據根據國家有關技術規定換算而來的,它以更簡單更直觀的方式展示了空氣環境量狀況。
API指數分級如下:0~50(I級)為良好,51~100(Ⅱ級)為一般,大氣環境處于I、Ⅱ級時都可以正常活動;101~200(Ⅲ級)為不佳,出現Ⅲ級時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此時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體力消耗和戶外活動;201~300(Ⅳ級)為較差,空氣質量為Ⅳ級時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癥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癥狀,此時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并減少體力活動;API>300(V級)時為差,空氣質量為V級時健康人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癥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此時老年人和病人應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活動;更嚴重時病人和老年人提前死亡,健康人出現不良癥狀影響正常活動,此時全體人員應留在室內,關閉門窗,所有人均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避免交通。
為了及時準確地向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公眾反映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我國的空氣質量周報采用空氣污染指數(API)的形式報告。空氣質量周報工作監測的項目有:總懸浮顆粒物(TSP)或飄塵(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或二氧化氮(NO2)。總懸浮顆粒物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塵粒的統稱,而飄塵則指粒徑小于10微米的細小塵粒,這種塵粒能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而沉積下來。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燒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則主要是汽車尾氣產生的,這兩類污染物都會造成對人體呼吸系統和眼部的刺激,還會造成酸雨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