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臺薄型輕巧的液晶電視正出現在越來越多家庭的客廳中。液晶顯示器因其耗電少、無電磁輻射、壽命長、顯示效果好而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被認為會在不久的將來取代傳統的CRT顯示器。但上周四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用來制造半導體材料、等離子電視以及液晶顯示器的三氟化氮對全球氣候變暖的作用被大大低估,其在大氣中的濃度至少是我們之前認為的四倍,該報道成為自然雜志在線報道的頭條新聞。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雷·維斯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新的方法檢測出了大氣中三氟化氮更準確的濃度。他們的研究發現,在過去的30年中,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上升了20倍,并且每年以11%的速度增加。
三氟化氮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且不燃的氣體,在半導體加工,太陽能電池制造和液晶顯示器制造中得到廣泛應用。一般認為,三氟化氮在使用過程中有2%逃逸到空氣中。雖然這種氣體看上去不起眼,但它擁有很強的導致全球變暖的作用。盡管與二氧化碳相比,它在大氣中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三氟化氮在大氣中的壽命可長達740年之久,其存儲熱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2000—20000倍。
在液晶產品產量逐年增長的同時,美國商業情報機構(GIA)的分析數據表明液晶顯示器和太陽能設備的需求增長使得三氟化氮需求量持續增長,到2012年三氟化氮在亞太地區的需求量將達到1.95萬噸,其中大部分用于半導體制造和液晶顯示器行業。
更讓人擔憂的是,目前,三氟化氮還沒有被列入主要的限制排放的溫室氣體當中,科學家們建議制訂相關法律限制其排放,并在液晶、半導體制造過程中采用更加環保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