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發現滲漏。汽車的潤滑劑和其他液體的滲漏對空氣的污染極大,因此應每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并立即修復。
2.防止車內空調器滲漏。每年應對車內空調器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這是預防氟里昂滲漏的最好方法。在不使用空調的季節,也應偶爾打開空調,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密封和防止滲漏。
3.檢查阻氣門。阻氣門安裝得不好,是造成汽車對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阻氣門安裝得太松,會導致發動機缺油,從而使汽車發動非常困難;阻氣門裝得太緊,則使大量汽油涌入發動機,使大量沒有充分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從尾氣管中排放出去,從而造成對空氣的污染。
4.避免燃燒機油。如果從排氣管中排出的是藍色或藍白色的煙,則表明汽車是在燃燒機油,這樣對空氣的污染很大,應立即檢修發動機。
5.檢查空氣管道。最常忽略的是汽化器和噴油器的空氣通道,要經常對這兩個通道進行檢查。如果松動了,緊一下;如果破損了,應立即更換。
6.使用清潔的過濾器。污穢的過濾器將迫使發動機燃燒更多的油料,從而造成污染。因此,應該按照過濾器生產廠家的要求,經常進行更換。
7.經常更換機油。磨合前期,汽車行駛500公里(300英里),應換一次機油。當汽車正常使用后,一般二級保養更換機油。
8.不要冷啟動開動汽車。在發動機尚冷卻時開動汽車,不僅對汽車本身毫無益處,而且還會增加汽車對空氣的污染和燃油消耗。因此,在發動機尚未預熱完畢時,千萬不要開動汽車,這樣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和所需的費用,除非遇有緊急情況。
9.盡量減少發動機空轉。發動機空轉時,汽車停止運動,產生更多的污染氣體。因此,除非萬不得已,不要空轉發動機。
10.加速要謹慎。對汽車加速踏板的控制,影響著尾氣的排放。有關試驗表明,快速加速所消耗的燃料是通常情況下的1.5倍,從而產生過多的廢氣。因此每次踩加速踏板時,都應設想有一只雞蛋在腳和踏板之間,輕輕地、慢慢地踩下加速踏板。同樣,突然制動也會造成過多的廢氣排放。
11.保持經濟時速。汽車最經濟的行駛速度在55公里至70公里/小時之間,這時汽車用油較省,排放的廢氣也較少。
12.保持運動狀態汽車。從完全靜止狀態到運動,所需油量要比慢速狀態到快速狀態多得多,因而盡可能地避免完全停止,就等于盡可能地減少汽車對空氣的污染(當然,遇有停車信號時例外)。
13.加油要快。在給汽車加油時,大量汽油的揮發是造成對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加油過程中動作要快,而且加完油后要及時將油箱蓋緊。
14.裝油不能太滿。加油次數越少,汽油揮發對空氣產生的污染就越小。但油加得不能太滿,一般要比滿箱少幾升,這樣不至于在汽車開動時有油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