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植樹綠化應該注意的地方

2009-03-26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植樹的季節,大家都在搞綠化,然而,有些做法筆者不敢茍同,今提出“三莫”。    一是莫“厚此薄彼”。據觀察,城市的植樹綠化,從組織發動到抓好落實,都搞得轟轟烈烈,卓有成效。而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動作不大,效果甚微。回農村時聽說,城里人將村里已長成材的槐樹、松樹等,都買進城來搞綠化,筆者認為這更不應該。全民植樹,城鄉都需要綠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勢下,農村的村莊、公路、阡陌、山嶺等,都亟須植樹造林,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解氣候。因此說,植樹綠化不能厚城區、薄農村。  二是莫“急功近利”。十年成樹。樹成材需要很長的時間,弄死一棵樹卻是容易得很。筆者在一些公園、廣場親眼看見一棵棵大松樹、大法國梧桐被鋸掉樹冠樹干的現象,據觀察鋸走樹干留下樹根的年輪,都已幾十年的樹齡,深感可惜。把一棵大樹的樹冠割掉栽植的做法很不科學,應盡量避免,應大力提倡栽植小樹綠化環境。  關鍵在于要科學植樹。曾聽一位老園林說,植樹要“深深淺淺,實實暄暄”,樹窩要深,栽樹要淺;表層要踩實,深處要松暄。我在一些河邊看到栽樹的情景,樹窩很小,甚至高出地面,他們笑著回答我:先完成植樹的任務數,活不活不管。還說,樹死了再栽的渾話。在植樹綠化過程中,急功近利是非常要不得的。常言道: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植樹綠化是善舉,為了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了美化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切莫急功近利。  三是莫“心血來潮”。植樹綠化不能靠心血來潮,想起一陣是一陣,隨意性大。一個城市的綠化都是經過科學規劃的,有其整體美。哪里應該栽樹,栽多少棵,什么樹對居民有益,在植樹綠化過程中的合理密植,都需要通盤考慮。如果把公園、廣場植樹綠化成苗圃了,把草坪、花壇、馬路牙子甚至盲道上都栽上了樹,這不能說是科學合理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