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發達的世界中,我們日常使用的一切東西都需要經過生產、運輸和銷毀的過程,這無疑都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岡薩雷斯一家有4口人——一對夫婦帶一對分別為7歲和4歲的孩子。他們居住在馬德里南部,通常駕車或乘坐火車前往市中心。他們有著強烈的環保意識:每離開一個房間前一定會關燈;垃圾分類回收;只有全家人都在時才會使用洗衣機或洗碗機;冬天時室內溫度會控制在20攝氏度。但是盡管如此,這個家庭每年還是向大氣層釋放5噸二氧化碳。原因很簡單,他們每天都吃肉、喝牛奶、看電視和使用電腦,這些都意味著能源消耗。在這個發達的世界中,我們日常使用的一切東西都需要經過生產、運輸和銷毀的過程,這無疑都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科學家說溫室效應是因氣候變化而引起的。二氧化碳雖是一種有助于地球維持適宜居住溫度的氣體,但是過多的排放將適得其反。
西班牙環保部的資料顯示,汽車和暖氣只占5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余46%來自于人們的日常消耗。事實是人類日常的一切活動和消耗的食物都會制造有害的二氧化碳。
汽車:一輛每年在城市中行程達到2萬公里的大排量汽車釋放的二氧化碳為2噸。發動機每燃燒1升燃料向大氣層釋放的二氧化碳為2.5公斤。
人體: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大約釋放1140克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產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與通過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
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釋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約6公斤的二氧化碳。
電腦:使用一年平均間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
鹵素燈泡: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公斤。
暖氣:使用煤油作為燃料的暖氣一年向大氣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400公斤,使用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900公斤,電暖氣則只有600公斤。
洗衣機: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57公斤。
冰箱: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公斤。
電視: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7公斤。
雞蛋:盡管雞蛋是天然食品,但為了使它能擺上餐桌,需要經過飼養、包裝和運輸等過程。養雞場也需要維護。
雞肉:生產雞肉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是生產牛肉過程的4倍。
奶制品:奶制品的生產需要經過巴氏滅菌法消毒,這就需要在15秒內把牛奶加熱到72攝氏度。如果選擇高溫滅菌,則需要加熱到140攝氏度,耗時也更長。
進口水果:用飛機運輸1噸芒果或梨,飛行里程為1萬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3.2噸。
冷凍食品:盡管生產糧食、蔬菜和水果的過程比生產肉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但冷凍食品需要經過清潔、加熱、包裝和冷凍的過程,這都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果汁:果汁中富含維生素,但它卻也是能量消耗的“深淵”,原因是從生產到擺上超市貨架的過程中無不在消耗著能源。
控制日常生活中的能量消耗就可有效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盡管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但每個人“從我做起”就可以阻止上噸的有害氣體釋放到大氣層。如果這個夏天把空調溫度保持在24至26攝氏度之間,那么電費就可以節省5%~10%,而每個家庭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就可減少300公斤。使用低耗電量的燈泡可以使每個家庭的有害氣體排放減少4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