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看世界各國的環保理念 綠色汽車生活等待中……

2009-06-09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剛剛過去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在這個時候,汽車的環保問題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尾氣已成為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城市的熱島效應更是日益顯現。而“新能源”、“零排放”的字眼也已經成為今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尚詞匯。但在目前的消費環境下,車友們對于新能源車只能是畫餅充饑,望眼欲穿的綠色汽車生活還需耐心等待。

    廠商:

    新能源車想得容易做要勇氣

    有理論顯示: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是一場工業脫胎換骨的革命,而這次的契機,也許就是新能源的戰略。其他的不說,拿最近的幾次車展來看,里面擺滿了各個企業的新能源車型,新能源車甚至是大多數參展企業展示的重點之一,也成了大多數車企的高管們設想的戰略之路,新能源汽車離我們從來沒有這么近!

    于是,乍看一下,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等廠商都發布了自己即將量產的概念車,但是在這之后,卻是大市場環境的不成熟。一方面攀比技術概念與推出速度,一方面卻是相關國家政策規范和和具體細則的滯后?雌饋,這真像是為了迎合這個時代所必須做的一場秀。

    從最早進入中國的普瑞斯,到思域混合動力;從長安杰勛,到F3DM到眾泰汽車,這些車型雖然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但還是眾多車型中極小的一部分,要讓中國的汽車市場真正的充滿綠色,這不僅僅是概念的問題。

 

    消費者:

    新能源車何時飛入尋常百姓家?

    目前,雖然國內已經有了針對新能源消費的初步支持政策,但過高的價格仍然限制著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在消費者并不認可的性價比下,環保意識最終會被價格因素所打壓,這也是為什么在私家車市場很少能見到新能源車身影的主要原因。于是,有更多的提議和揣測浮出了水面。有人提議,在政府支持方面,可以更加大膽地獎勵節能環保車型的消費——不但在購買環節,而且在使用環節。比如,有人提議,對于更節能環保的車型,給予更多的購買補貼;按照污染物排放量征收污染處理稅;對高度節能環保車型的使用維護提供一定額度的擔保等等。在廠商生產方面,應該加緊進行技術的革新,用不斷發展的高科技來換取更低的成本,用不斷進取的技術來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等等。

    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環保汽車只有靠多方的努力才能順利飛入尋常百姓家,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車友只能再等等。

    業內人士:

    新能源車就一定環保嗎?

    在新能源車的選擇里,我國比較看好的是電動車,如果能把較為環保的電力轉化為汽車的動力,當然是十分好的選擇。可是,汽車的充電是需要單獨的充電站的,而充電站的單獨設立,又是不是另外一種消耗呢?有人對此算了一筆賬:拿電動汽車的耗電量來說,即使不考慮幾千個億投入建立充電站,僅耗電一項就比較可怕。汽車跑100公里至少消耗10到20度電,那么以每輛轎車每年25000公里計算,就是5000到10000度,如果將來推廣起來,要建多少發電廠呢?而中國目前70%是煤電,要排多少二氧化碳?這樣算起來還不如油電混合合算呢!更何況大型機械和運輸車輛、輪船等都是用汽油的,只是把家庭轎車改為電動,能不能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呢?我們應該未雨綢繆,不要造成二次浪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