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自然環境破壞將像疾病一樣傳播

2009-12-18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字體: ]
  新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刊文說,人類已經毀滅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森林以及一半的草原。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以及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者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了破壞野生環境的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在自然環境里對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人為清理正在迅速擴展,產生了破壞自然的連鎖效應。

  該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帝國理工皇家學院的伊麗莎白?博克斯(Elizabeth Boakes)博士介紹說:“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清理就像疾病傳播一樣,而這對于生物多樣性來說是有害的。我們認為自然荒野的原初野生狀態才是安全有利的,但是對周圍自然環境的人工清理已經威脅到這樣一些自然的荒野地域,使得它們有可能突然、迅速地退化。”

  該項目的合作研究者、來自昆士蘭大學生態學中心的理查德?富勒(Richard Fuller)博士則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野生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能夠停止對野生環境保留地的急劇威脅,也許我們還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護好這樣的自然狀態。”

  研究人員按照比例尺將全世界分割成50x50公里的方格模型,以比較過去三百年以來野生生物棲息地的人為破壞是如何分布的。富勒博士說:“森林、草原如果被分割成孤零零的單個小塊,那么某一塊野生環境就很可能會被人為清理,反過來如果周圍的大片野生生物棲息地仍然健康存在的話,那么這一小塊野生環境相對來說就比較安全,可能免于人工清除。”

  富勒博士還說:“由于規模問題,典型的應激式的保護手段通常并不能如愿生效。我們需要實施更大泛圍的舉措,例如立法以及土地保育管理等等管理手段,這些措施雖然高強度不高,但卻能夠覆蓋廣闊地域,可以防范對野生環境的初始破壞,因為那些初始的破壞活動能夠迅速發展成為破壞自然狀態的大規模清除行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