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一五”期間,我國納入規范化管理的危險廢物數量持續大幅度上升,但是非法收集、轉移、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的現象屢禁不止,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的壓力巨大。這一現狀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為此,環境保護部、衛生部在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發展一批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骨干企業,取締一批非法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企業,淘汰一批落后的利用處置設施”,以有效遏制危險廢物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
就目前來看,我國危險廢物處置產業存在區域技術發展不平衡、處置企業區域惡性競爭、市場價格體系混亂、處置收費低于處置成本等問題,一些非法處置企業鉆“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空子,使得環境污染事故頻發。
危險廢物必須正規處理,那么,處置企業如何保證過程安全?如何加強危險廢物管理?本報記者近日對相關專家和企業進行了采訪。
中國環境報記者 姚伊樂
過磅—卸料—分區存放—分選—預處理—分析檢測—分區存放,最后由不同的投料點送入水泥回轉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就這樣被最大限度資源化利用,難以利用部分得到安全處置。這是記者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河北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看到的危險廢物處置過程。
中國環科院固體廢物研究所所長王琪告訴記者,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巨大。根據我國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告》,2007年我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574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1576萬噸,處置量2181萬噸,貯存量812萬噸,傾倒丟棄4萬噸。
據了解,目前多數省份已有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終端處置設施均為危險廢物專業焚燒爐,專業焚燒爐產生的飛灰和殘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飛灰、含水率較低的污泥和污染土壤等危險廢物一直難以處置,不得不跨省轉移至周邊省份的危險廢物填埋場等處置單位,也有部分危險廢物被非法傾倒丟棄。
河北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公司,具有19類危險廢物的處置資質。他們如何銷納上述危險廢物?
水泥窯可以處置哪些危廢?
據王琪介紹,我國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已有10余年的歷史。北京水泥廠在上世紀末開始進行危險廢物的共處置,獲得了極高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寧波水泥廠、廣州珠江水泥廠以及湖北新華水泥廠分別開展了共處置危險廢物的工程示范研究,最近北京琉璃河水泥廠、大連太平洋水泥廠等企業也在醞釀開展這一技術的推廣使用。水泥窯對廢物的適應性較強,有利于徹底分解有毒有害有機物,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且廢物的資源屬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工業廢棄物包括危險廢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于處理方式不同,廢棄物處理無害化程度、資源化程度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也大相徑庭。
王琪告訴記者,在水泥窯共處置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熱能會在水泥窯中得到全部利用,因此有機廢物可以作為替代能源用于水泥生產;有機廢物焚燒殘渣和大部分無機廢物的主要成分是鈣、硅化合物,與水泥生產原料類似,因此有機廢物分解殘渣和大部分無機廢物可以作為替代原料用于水泥生產。另外,水泥窯共處置危險廢物不會產生新的殘渣(廢物),不需要采用進一步措施最終處置危險廢物,可以降低對危險廢物填埋場建設的需求。
據介紹,通過水泥窯可處置的危險廢物種類包括廢液、污泥、廢酸、廢堿、過期藥品、化學試劑、漆渣、飛灰、污染土壤、油墨以及乳化液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危險廢物都可以在水泥窯中進行共處置。王琪表示,在水泥窯中進行共處置的廢物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不能對水泥生產和水泥品質造成不利的影響;無論是共處置生產的水泥產品還是水泥生產過程都不會產生新的污染。
據了解,河北金隅紅樹林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中,投入大量資金對當地原有水泥生產線進行了改造,安裝了3套廢棄物入窯輸送系統、危險廢物污染因子在線監測系統、尾氣處置系統等。根據近1年的危險廢物處置實際情況來看,原燃料替代效果明顯,水泥的產量和質量均沒有受到影響。河北省環境監測站對尾氣的檢測結果顯示,相關污染物排放濃度遠遠低于國家危險廢物焚燒相關標準值,某些檢測值甚至是國家標準值的幾十分之一。
水泥窯共處置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王琪介紹說,我國2010年水泥產量已經達到18億噸。假設其中一半的生產能力用于共處置危險廢物,廢物投加比率為5%,則水泥窯共處置危險廢物的能力將會達到4500萬噸,完全可以滿足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增長的無害化管理需求。同時我國水泥生產的巨大能力,以及危險廢物共處置的巨大潛力,可以保證事故和突發事件產生危險廢物的應急處置需求,
但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并不是簡單的過程,需要科學的配比,否則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水泥熟料生產。這樣一來,預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預處理是最關鍵的環節
王琪介紹說,水泥窯共處置廢物的預處理除了要滿足對入窯廢物進行品質調整之外,還應該滿足廢物貯存、輸送、入窯的基本工藝要求,以及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通常的預處理包括破碎,以及將不同廢物根據其特性進行混合、攪拌。
在“分類收集及包裝”、“預處理”和“安全無害化處置”這三個危險廢物處置的主要流程中,預處理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如果把企業在這三個流程中投入的精力分為10份,預處理至少占了一半。”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將含水率較高的污泥通過壓濾設備實現固液分離,固態污泥通過添加改性劑等原料調整其物理化學性質,使其均質化,在便于輸送的同時提高處置的安全性;固液分離后濾出的廢液如果是有機廢液,則可以通過混配,調整熱值,替代一部分生產用燃煤;如果是無機廢液,則沒有利用價值,只能入窯焚燒,處置成本也相對較高。
金隅環保一直注重廢物預處理技術的研發,形成了一整套針對不同廢物的預處理技術。在河北金隅紅樹林危險廢物預處理中心,記者看到,不同形態和種類的危險廢物按照原生態危險廢物、原料替代品、燃料替代品等分類分置于三個密閉、負壓的專業貯存庫房,另有一座投資近百萬元建設的廢棄物分析實驗室。據介紹,這座實驗室具備檢測分析廢棄物有機成分、無機元素、熱值、燃點以及酸堿度等項目的能力。通過對廢棄物進行檢測分析,將廢棄物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然后根據組成和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綜合利用。
“經過預處理后的廢棄物具有明確的化學組成,大大降低了儲存和處置過程中的風險;具有相對穩定的性質,更加有利于水泥窯處置,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原燃材料替代。”河北金隅紅樹林主管技術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國外的發展成功經驗和國內危險廢物處置產業發展方向來看,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建設配套的預處理中心給水泥企業服務是未來水泥窯處置廢棄物的發展方向。行業人士分析說,經過預處理后的廢棄物在水泥企業處置時,只需要投資建設相應的協同處置設施,不需要投入過多的人力,尤其是不需要配備專業的高端技術人員,這也大大減少了運行過程中出現環境突發事件的風險。
四道嚴格程序實現全過程管理
通過預處理工藝,雖然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的過程中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資源化,但其處置成本仍然遠遠高于非正規處置。
“曾有不少人試圖高價收購公司的危險廢物,比如有機溶劑、廢油、過期的化學試劑和污泥等”,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倒買倒賣固然能夠直接為企業創造利潤,但收購者的后續處理會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為了避免危險廢物倒賣造成污染轉移,公司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據調查,從承接危險廢物處置業務開始,到最終完成無害化處置,要經過四道嚴格程序。首先是前期接洽、準入評定。其次是收集與運輸。再次是入庫及預處理。對于不能夠作為原料和燃料替代的廢棄物,直接從窯尾投入回轉窯焚燒處置。最后是出庫及最終處置。
據了解,為了保障危險廢物處置全過程的安全,河北金隅紅樹林的專用運輸車輛均采用GPS定位系統,可隨時掌握車輛運行線路和沿途停留時間;還實現了全過程的電子網絡管理,確保了危險廢物處置全過程的安全無漏洞。
“十一五”期間,我國納入規范化管理的危險廢物數量持續大幅度上升,但是非法收集、轉移、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的現象屢禁不止,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的壓力巨大。這一現狀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為此,環境保護部、衛生部在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發展一批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骨干企業,取締一批非法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企業,淘汰一批落后的利用處置設施”,以有效遏制危險廢物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
就目前來看,我國危險廢物處置產業存在區域技術發展不平衡、處置企業區域惡性競爭、市場價格體系混亂、處置收費低于處置成本等問題,一些非法處置企業鉆“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空子,使得環境污染事故頻發。
危險廢物必須正規處理,那么,處置企業如何保證過程安全?如何加強危險廢物管理?本報記者近日對相關專家和企業進行了采訪。
中國環境報記者 姚伊樂
過磅—卸料—分區存放—分選—預處理—分析檢測—分區存放,最后由不同的投料點送入水泥回轉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就這樣被最大限度資源化利用,難以利用部分得到安全處置。這是記者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河北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看到的危險廢物處置過程。
中國環科院固體廢物研究所所長王琪告訴記者,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巨大。根據我國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告》,2007年我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574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1576萬噸,處置量2181萬噸,貯存量812萬噸,傾倒丟棄4萬噸。
據了解,目前多數省份已有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終端處置設施均為危險廢物專業焚燒爐,專業焚燒爐產生的飛灰和殘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飛灰、含水率較低的污泥和污染土壤等危險廢物一直難以處置,不得不跨省轉移至周邊省份的危險廢物填埋場等處置單位,也有部分危險廢物被非法傾倒丟棄。
河北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公司,具有19類危險廢物的處置資質。他們如何銷納上述危險廢物?
水泥窯可以處置哪些危廢?
據王琪介紹,我國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已有10余年的歷史。北京水泥廠在上世紀末開始進行危險廢物的共處置,獲得了極高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寧波水泥廠、廣州珠江水泥廠以及湖北新華水泥廠分別開展了共處置危險廢物的工程示范研究,最近北京琉璃河水泥廠、大連太平洋水泥廠等企業也在醞釀開展這一技術的推廣使用。水泥窯對廢物的適應性較強,有利于徹底分解有毒有害有機物,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且廢物的資源屬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工業廢棄物包括危險廢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于處理方式不同,廢棄物處理無害化程度、資源化程度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也大相徑庭。
王琪告訴記者,在水泥窯共處置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熱能會在水泥窯中得到全部利用,因此有機廢物可以作為替代能源用于水泥生產;有機廢物焚燒殘渣和大部分無機廢物的主要成分是鈣、硅化合物,與水泥生產原料類似,因此有機廢物分解殘渣和大部分無機廢物可以作為替代原料用于水泥生產。另外,水泥窯共處置危險廢物不會產生新的殘渣(廢物),不需要采用進一步措施最終處置危險廢物,可以降低對危險廢物填埋場建設的需求。
據介紹,通過水泥窯可處置的危險廢物種類包括廢液、污泥、廢酸、廢堿、過期藥品、化學試劑、漆渣、飛灰、污染土壤、油墨以及乳化液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危險廢物都可以在水泥窯中進行共處置。王琪表示,在水泥窯中進行共處置的廢物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不能對水泥生產和水泥品質造成不利的影響;無論是共處置生產的水泥產品還是水泥生產過程都不會產生新的污染。
據了解,河北金隅紅樹林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中,投入大量資金對當地原有水泥生產線進行了改造,安裝了3套廢棄物入窯輸送系統、危險廢物污染因子在線監測系統、尾氣處置系統等。根據近1年的危險廢物處置實際情況來看,原燃料替代效果明顯,水泥的產量和質量均沒有受到影響。河北省環境監測站對尾氣的檢測結果顯示,相關污染物排放濃度遠遠低于國家危險廢物焚燒相關標準值,某些檢測值甚至是國家標準值的幾十分之一。
水泥窯共處置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王琪介紹說,我國2010年水泥產量已經達到18億噸。假設其中一半的生產能力用于共處置危險廢物,廢物投加比率為5%,則水泥窯共處置危險廢物的能力將會達到4500萬噸,完全可以滿足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增長的無害化管理需求。同時我國水泥生產的巨大能力,以及危險廢物共處置的巨大潛力,可以保證事故和突發事件產生危險廢物的應急處置需求,
但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并不是簡單的過程,需要科學的配比,否則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水泥熟料生產。這樣一來,預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預處理是最關鍵的環節
王琪介紹說,水泥窯共處置廢物的預處理除了要滿足對入窯廢物進行品質調整之外,還應該滿足廢物貯存、輸送、入窯的基本工藝要求,以及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通常的預處理包括破碎,以及將不同廢物根據其特性進行混合、攪拌。
在“分類收集及包裝”、“預處理”和“安全無害化處置”這三個危險廢物處置的主要流程中,預處理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如果把企業在這三個流程中投入的精力分為10份,預處理至少占了一半。”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將含水率較高的污泥通過壓濾設備實現固液分離,固態污泥通過添加改性劑等原料調整其物理化學性質,使其均質化,在便于輸送的同時提高處置的安全性;固液分離后濾出的廢液如果是有機廢液,則可以通過混配,調整熱值,替代一部分生產用燃煤;如果是無機廢液,則沒有利用價值,只能入窯焚燒,處置成本也相對較高。
金隅環保一直注重廢物預處理技術的研發,形成了一整套針對不同廢物的預處理技術。在河北金隅紅樹林危險廢物預處理中心,記者看到,不同形態和種類的危險廢物按照原生態危險廢物、原料替代品、燃料替代品等分類分置于三個密閉、負壓的專業貯存庫房,另有一座投資近百萬元建設的廢棄物分析實驗室。據介紹,這座實驗室具備檢測分析廢棄物有機成分、無機元素、熱值、燃點以及酸堿度等項目的能力。通過對廢棄物進行檢測分析,將廢棄物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然后根據組成和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綜合利用。
“經過預處理后的廢棄物具有明確的化學組成,大大降低了儲存和處置過程中的風險;具有相對穩定的性質,更加有利于水泥窯處置,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原燃材料替代。”河北金隅紅樹林主管技術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國外的發展成功經驗和國內危險廢物處置產業發展方向來看,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建設配套的預處理中心給水泥企業服務是未來水泥窯處置廢棄物的發展方向。行業人士分析說,經過預處理后的廢棄物在水泥企業處置時,只需要投資建設相應的協同處置設施,不需要投入過多的人力,尤其是不需要配備專業的高端技術人員,這也大大減少了運行過程中出現環境突發事件的風險。
四道嚴格程序實現全過程管理
通過預處理工藝,雖然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的過程中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資源化,但其處置成本仍然遠遠高于非正規處置。
“曾有不少人試圖高價收購公司的危險廢物,比如有機溶劑、廢油、過期的化學試劑和污泥等”,河北金隅紅樹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倒買倒賣固然能夠直接為企業創造利潤,但收購者的后續處理會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為了避免危險廢物倒賣造成污染轉移,公司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據調查,從承接危險廢物處置業務開始,到最終完成無害化處置,要經過四道嚴格程序。首先是前期接洽、準入評定。其次是收集與運輸。再次是入庫及預處理。對于不能夠作為原料和燃料替代的廢棄物,直接從窯尾投入回轉窯焚燒處置。最后是出庫及最終處置。
據了解,為了保障危險廢物處置全過程的安全,河北金隅紅樹林的專用運輸車輛均采用GPS定位系統,可隨時掌握車輛運行線路和沿途停留時間;還實現了全過程的電子網絡管理,確保了危險廢物處置全過程的安全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