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不是第一次來北京,你已經看過故宮,爬過長城,玩過鳥巢和水立方,那么,建議你一定要抽空到北京的胡同走走。北京有故事、有景致、有情調的胡同隨處可見,隨便走走,或者逛逛那些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店,嘗嘗老字號的大餐小菜,京味兒足足的。
●什剎海
名人故居真不少
什剎海胡同共分為15條胡同,它們分別是:大金絲、小金絲、前井、后小井、劉海、大石碑、小石碑、銀錠橋、銅鐵廠、前海東沿、前海南沿、前海北沿、后海南沿、南官房、北官房。
周圍有許多的王府和花園,如保存最好的恭親王府、醇親王府等。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楊昌濟故居也在什剎海旁邊,什剎海邊的柳蔭街曾住過十大元帥中的三位。
推薦路線:什剎海南官房胡同—北官房胡同—羊房胡同—大翔鳳胡同—鴉兒胡同—小金絲胡同—后井胡同
大、小翔鳳胡同位于后海的南沿,從一個窄窄的巷口進去就是了。這兩條胡同原來并非是胡同,而是王府間的空隙和過道,后來才慢慢形成了胡同,有了人家。有人說《紅樓夢》里的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原型就是這胡同周圍的王府。在大翔鳳南北走向的一段里,只有幾間不算大的院子,門樓也很普通,據說曹雪芹的故居就在這里。
鴉兒胡同東南起小石碑胡同,西北至甘露胡同,與煙袋斜街相連。東頭是北京城內最著名的一座石橋——銀錠橋,整條鴉兒胡同沿著什剎海的北岸蜿蜒向西,與后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后海西沿的甘露胡同,胡同全長820米,是北京城中比較長的胡同之一。全長近一公里的鴉兒胡同分布著很多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名人故居:如明代古剎廣化寺;曾經是醇親王府的宋慶齡故居;作家蕭軍的故居——“蝸蝸居”等。
●南鑼鼓巷
大名鼎鼎的情調小巷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
推薦路線: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秦老胡同—黑芝麻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
在東棉花胡同里有著聞名中外的中央戲劇學院,著名影星陳道明、姜文、鞏俐、章子怡都在這里生活學習過。東棉花胡同對面路西是雨兒胡同,這里曾住過我國一位畫壇巨匠——國畫大師齊白石。帽兒胡同里的可園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被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有藝術價值的花園。在帽兒路北35號、37號院,是末代皇帝宣統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說法,稱為“后邸”。
秦老胡同35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內務府總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小巧而深邃,頗有江南園林的意境。后圓恩寺胡同13號是茅盾故居。菊兒胡同是南鑼鼓巷最北頭東邊的一條胡同。中國著名建筑大師吳良鏞主持設計了菊兒胡同危房改造工程。從菊兒胡同穿過,來到朝陽門內小街,再由板廠胡同騎進去西口騎出,又來到地安門外大街,對街是著名的煙袋斜街。
●琉璃廠
匯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
琉璃廠位于西城區。距天安門廣場1公里。琉璃廠西起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全長800米。遼金名為海王村,元、明時這里開設官窯燒制修建皇宮用的琉璃瓦件,故稱為“琉璃廠”。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逐漸形成了匯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間停止燒窯,“琉璃廠”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處著名的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書畫藝術的歷史文化旅游景區。
推薦路線:西交民巷—大柵欄—珠市口—琉璃廠
西交民巷位于西城區南部。東起天安門廣場,西至北新華街,全長約1080米。西郊民巷一直向西,到達前門,向南就是前門大街也就是大柵欄,經過翻修大柵欄已經沒有了昨日的陳舊,但大街西側的眾多小胡同還是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大柵欄情懷。前門大街一直向南,到達珠市口西大街,路口一直向西,會路過天主堂、豐澤園、紀曉嵐故居、湖廣會館。到達湖廣會館后,向北進入南新華街,大約700米后到達琉璃廠。琉璃廠是一條著名的文化街,這里出售文房四寶的店鋪很多,著名的榮寶齋便位于此。兩邊的店鋪均為中國古典建筑,斗拱飛檐,綠瓦紅墻。走在這古老的街,逛逛街邊的店鋪,偶爾與店主閑聊幾句,聽聽他給你講述琉璃廠古老的歷史。
琉璃廠內有很多店鋪,名人字畫、古玩、珍寶應有盡有,喜歡古董的朋友可以來這兒小轉。
●南池子、皇城根大街
處處鄣顯大戶人家風范
推薦路線:東華門—南池子—普渡寺(西巷-后巷-東巷)—皇城根大街—燈市口—富強胡同—東廠胡同—五四大街—隆福寺—東四—內務部街—祿米倉(智化寺)
東城胡同里的四合院值得仔細品味一番。這里在舊時居住的大戶人家較多,有些院子如今已是大雜院居住了很多居民,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在舊時都是為一家所用的,四合院前氣派的上馬石便可看出大戶人家風范,也許只有后院那棵不知經歷了幾代風雨的老樹才知道其中的故事吧。
皇城根大街的皇城根遺址公園經修建后環境很好,到了周末,散步的老人,玩輪滑的孩子,每一個都樂在其中。
富強胡同的老舍故居、東廠胡同的李蓮英舊宅、五四大街北大紅樓、祿米倉胡同內的智化寺,這些舊時的建筑如今都已被保護起來,值得一看。
●這些胡同也挺有意思
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樓附近,磚塔胡同這一名稱,來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磚古塔,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金元之際的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古塔一直保留至今,因塔而得名的磚塔胡同也一直保留至今。胡同之稱始于大都,當時出現過29條胡同,但只有一條胡同有文字記載,這條胡同就是磚塔胡同。從元、明、清、民國,到今天,都有文獻可考,這在北京是唯一的孤例。用業內專家的話說,它就是北京胡同的“根”。
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是一條東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賢街”,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又稱國子監胡同。國子監街多平房民居,保存著舊京街巷風貌。其周圍的胡同,不少與國子監相關,諸如國學胡同、箭廠胡同等。
錢糧胡同
錢糧胡同,位于東城區西北部,東起東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東街,南與轎子胡同、人民市場西巷、錢糧南巷、錢糧西巷相通,北與錢糧北巷相通。明朝屬仁壽坊,稱錢堂胡同,因明時錢局設此而得名。
三廟街
三廟街位于西城區西北部。東起下斜街,西至長椿街。因有第三座關帝廟得名。有一說法認為,三廟街,就是唐代的檀州街,街道的位置,千余年來沒有變動,是北京最古老的街道。
禮士胡同
禮士胡同位于東城區東南部,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有支巷通演樂胡同、燈草胡同,北有支巷通前拐棒胡同。這兒以大宅子多而聞名,電視劇《大宅門》就是在路北129號清時武昌知府的豪宅拍攝的外景。在胡同中部路北墻上,有十幾塊大幅清代磚雕。據說,如此精美的磚雕甚至在故宮都找不到呢!這是禮士胡同的一大特色。
府學胡同
府學胡同位于東城區西北部,東起東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與中剪子巷相通,北與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府學胡同是東城區一條重要街巷,多文物舊跡。順天府學對面三十六號院相傳為明崇禎皇帝田貴妃娘家田府,現被北京市文物局占用。胡同東口有段祺瑞任北洋政府總理時的住所,現為北京市武警六支隊駐地。
鐘樓灣胡同
鐘樓灣胡同,位于區域西北部,鼓樓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豆腐池胡同,南有兩個出口分別通鼓樓西大街、鼓樓東大街,東與草廠北巷相通,西與鐘庫胡同、鈴鐺胡同、湯公胡同相通。鐘樓灣胡同,因位于鐘樓周圍而得名。現胡同內有鼓樓、鐘樓。鐘樓南部立有乾隆皇帝御制重建鐘樓碑記。鐘樓上懸有銅鐘,重約63噸,是我國最重的銅鐘。
●胡同之最
除以上為您介紹的北京最有特色的幾個胡同游外,再向大家介紹幾個胡同之最。
北京最長的胡同是東、西郊民巷。這條胡同與長安街平行,東西走向。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
最短的胡同,是琉璃廠東街東口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的一尺大街,不過才十來米長。
最窄的胡同,是天橋西永安路北邊的小喇叭胡同,北口向西拐彎處只有55厘米。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雖然東口寬80厘米,可胡同中間最窄處卻只有40厘米。
拐彎處最多的胡同,是東城北新橋的“九道彎”,它彎彎曲曲,名叫九道灣,前后共有20多道彎口。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檀州街,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還有北線閣街、南線閣街、老墻根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