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小時截屏
一、大連高爾夫球場用飲用水澆草,周圍村民無水做飯
今天《經濟半小時》繼續聚焦水流困局。昨天欄目報道了河北許多高爾夫球場,私自挖井,抽取地下水用于澆灌草坪。今天將關注大連的高爾夫球場,竟然直接用城市飲用水庫的水來澆灌草坪,并且還把混雜著農藥、殺蟲劑的污水排進了水庫。
提起高爾夫,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綠色。大片綠油油的草坪使人心曠神怡,但也許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這樣宜人的綠色背后需要多大的水資源消耗來支撐。《經濟半小時》欄目的記者最近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實地探訪了幾家高爾夫俱樂部。在這個眾所周知的度假勝地,記者看到了大片郁郁蔥蔥的高球場地,也看到了那里普通農村生活用水極為匱乏的場景。下面是記者的調查:
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大連市西山水庫邊的一個大型高爾夫俱樂部,這家高爾夫俱樂部于2009年開業,占地5000多畝,分為上下山谷兩個球區,一個用來比賽,一個專門用來接待會員。記者來到球場的時候,正趕上大連連續幾天陰雨,雨中的球場顯得格外的郁郁蔥蔥,工作人員說,這種天氣就不用給草地澆水了,但只要氣溫超過一定的標準,澆水就會啟動。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高爾夫球場的澆水是很頻繁的,他們不僅要澆水,還要在草坪上面鋪沙,鋪完沙后,在草坪換種的時候又要澆灌,連續澆好幾天并要保證澆透。特別是夏天,只要有干的就會經常澆灌,主要是看草坪的情況,在打球的時候,如果球道或者果嶺的草坪太硬的話,打的就不舒服。
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不僅需要草坪的手感好,還需要視覺上的完美,記者了解到,雖然大連的冬天很冷,甚至會下雪,但這里的草坪卻四季長青。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說,草種要經常換,冬天基本上是一年換三次。整個球道和果嶺都要換,在草死之前把草種播上,新草就能代替死掉的草,就能保證球場一年四季都是綠的。
為了保持長青,澆水自然不能斷,記者在草坪上看到了按一定距離間隔分布的供水閥,這種水閥會根據天氣情況和草坪濕度自動補水,那么頻繁用于澆灌的水源又來自于哪里呢?對此記者進行了進一步的采訪。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球場澆灌用的是對面入口邊上的河,河水的源頭是西山水庫,把河里的水引進來灌溉,這些水不是污水,污水是不能噴灌的。他們喝的也是那邊的河水,灌草坪的水是可以喝的,水質是沒問題的。
這個銷售人員所說的河是與球場一路之隔的西山水庫,這個水庫是大連的自來水供用水源。用自來水澆草坪對于大連的高爾夫球場來說已不是個例,記者又來到同樣是36洞的位于大連市風景最好的金石灘景區的一家高爾夫俱樂部,這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高爾夫球場,也是大連市十大著名景點之一,在這里記者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說,他們灌溉用的水和自來水引自同一個地方——碧流河水庫。
工作人員提到的碧流河水庫是遼南最大的山谷型水庫,1986年底竣工使用,目前是大連市最大的水源地,碧流河對于大連人來說有著“生命之水”和“母親河”的圣譽。拿這樣的水澆灌草地,讓人不免有些心疼。不過高爾夫球場工作人員對此似乎卻已稀松平常。
記者從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那里了解到,球場幾千畝地的用水量極大,一個小練習場的用水量都趕上一個球道了,36道的用水量更大。
澆水的噴頭不停地的開著,水是三四塊錢一噸,但是工作人員并不清楚球場一年到底要用多少水,但對水費卻顯得很不在意。那么,高爾夫球場的用水量到底有多大呢?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為高爾夫球場做灌溉工程的專業人士算了算這當中的細賬。
三通四聯灌溉公司副總樂進華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標準的十八洞大概占1500到2000畝地,按最大的需水情況來算,標準的十八洞球場一年要用39萬立方米的水量。拿大連來說,在比較干旱,需水量和蒸發量比較大的時候,按蒸發量5毫米算的話,一平米澆灌用水要五百升左右。按目前建設部的標準,人均的耗水量在兩百升左右,所以說高爾夫球場一平米的用水,可能會相當于一個三口之家的用水量。
18洞的高爾夫球場一般占地1500-2000畝,36洞的球場占地可達到5000畝,用水量高達300多萬平方米。是大連的水資源足夠充足嗎?就在這些高爾夫俱樂部周邊地區,記者拍到了另一組反差極大的畫面。
金州區三十里堡二農場村村民說,他們的生活用水一天只來兩次,早一次晚一次,但也不一定什么時候來水,或是中午,或是后半夜。為了知道是否有水,這些村民只能24小時地開著水龍頭。
記者看到村民們缸里的水,得知這是剛剛集滿。但是這些水基本上是不夠用的,那也沒辦法,只能給多少就用多少。一天一兩次水,但是下雨的話,就能多給點。
與金石灘高爾夫俱樂部同屬大連金州區的三十里堡,曾經是著名的輝煌古鎮,而現在每天只供應兩次水甚至一次水,這對于村民們來講已經是見怪不怪了。為了解決喝水的問題,村民們只能自己買水喝。但是一桶水要十多塊錢,一個月得兩桶,不喝也得喝。
通上自來水已有很多年,但是用水卻顯得越來越拮據。村民還告訴記者,夏季下雨的日子還比較好點,因為雨水多可以接水使用,但到冬季,就只能爬到附近的山上推水,要冒著雪推著自行車去山上推水。
雖然同處一區,但一邊是高爾夫球場嘩嘩的澆水,一邊卻是正常的生活用水都難以保障,二者爭奪水資源的問題正不斷惡化。
中國農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胡林博士說,通常情況下,在一些缺水的地區,如果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其他的生態用水,都要使用某一個共同的水源,而這種水源又非常的緊缺的話,如果高爾夫球場也使用相同的水源,那就會加劇這種水源短缺的問題。
二、大連高爾夫球場污水直接排入城市飲用水水庫
高爾夫球場用水和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現狀,不能不說是一種極為尷尬的對比和現實。而且為了草坪維護,高爾夫球場還要對草施肥殺蟲,對于水資源的二次污染和隨意排放則更讓人揪心。
雖然挨著大海,但大連卻是一個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城市,人均水資源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16。看著這些高爾夫球場用水庫的飲用水嘩嘩地澆灌草坪,而球場旁邊的村民連正常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證,有時候甚至不得不依靠雨水來做飯洗澡,這種巨大的反差不能不讓人吃驚。記者在調查中還了解到,高爾夫球場不僅浪費水,而且污染還很嚴重。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與人爭水,高爾夫球場對水的污染也不可輕視。就在某高爾夫俱樂部,記者看到了庫房中擺放的各種藥劑,工作人員說,那些都是用來維護草種生長的。在某高爾夫俱樂部里,銷售人員向記者講述了維護草坪的過程。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說,平常會施肥,殺蟲劑也會用,在哪個球場都有,一個球場的好壞主要是在于草坪,草坪是最重要的,果嶺也是,如果果嶺不好的話,球場打起來就沒什么感覺了。他們球場一直在用的殺蟲劑,到現在都沒換過,據他們說,那種殺蟲劑打在人的身上不會有反應,對水也沒有污染。
據了解,大多數球場的果嶺用的草種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高度有嚴格要求,也特別容易遭受病蟲侵害,草坪師每天都要查看它的狀態,其施肥噴藥的頻率也格外高。一般來說果嶺區每隔10天就要施一次肥,殺一次菌,每隔一個月就要噴一次殺蟲劑;養護要求相對較低的球臺區和球道區,施肥噴藥的周期稍長一些,但是相對于常常一年只需維護一次的城市綠化草地,其施肥噴藥的用量和頻率要高出5倍以上。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化肥、農藥真正能被草場吸收的不到一半,其他的往往就隨著澆灌的水流或雨水被排走,那這些污水又去向了那里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那些澆灌的水應該是滲透到地下,至于流到哪就不知道了。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位于水庫邊的那家高爾夫球場直接把污水排回到水庫中了。而這個水庫正是大連市自來水的水源地。同樣在另一家高爾夫球場,記者發現,污水通過一個人工湖后直接排到了大海里。帶有農藥殘留的污水就這么被隨意的排放,對環境和水資源的影響真的像工作人員說的無害嗎?
中國農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胡林提出否定的答案:維護高爾夫球場的草坪需要灌溉,需要施肥,需要有一定的農藥來控制病害蟲害和雜草等這些方面的問題。那么在施肥、打藥的過程當中,它會對土壤、地下水,甚至地表水產生一定的污染。如果高爾夫球場果嶺、球道里的水進入到飲用水水源的話,那么風險就很大了。
三、大連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為什么管不住高爾夫球場?
記者在一張大連地圖上找到金州區,金州以南地區是大連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分布區,也是水資源供需矛盾體現最突出的地區,人均水資源(154立方米)只有全國水平的1/16,按國際上1000立方米為生存的起碼要求線來衡量,這個地區已經是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地區。但就是在這個區域內,分布著大連大大小小的20多家的高爾夫俱樂部及練習場,其中18洞以上的大型球場就有6家,按1個18洞的球場每年耗水40萬噸水算,這些球場每年消耗的水量就相當于一個小型水庫的容量。對于這么龐大的用水,是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批準,國家又是否有相關的標準呢? 各方的回答卻不一樣。
當記者問道,高爾夫球場的用水,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時,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的態度很堅決:“老百姓喝水是一方面,但是我們球場用水也是經過政府批準允許的,要不然我們也不會這么操作。”
對于高爾夫球場的用水管理,記者電話采訪了大連水務局供水處的工作人員。
(電話采訪)大連水務局供水處工作人員:“球場用水原來有個標準。但是這個標準不是法定標準”。這位大連稅務局供水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標準大概是每平方米一年用多少水,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地,不同的維護措施,供水量也是不一樣的。.
當這位工作人員得知是中央電視臺記者的電話時,便不肯多說什么了,記者提到某高爾夫球場用水庫的水澆草坪,并把污水再次排放到水庫中的情況,這位水務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此并不知情。只有一句:“高爾夫球場用的是西山水庫的水?我不太清楚”。 記者希望了解水務局對高爾夫球場在用水計價和水量控制方面有什么標準,工作人員同樣表示不知情。
記者:“那您知道這個價格是多少嗎?”(電話采訪)大連水務局供水處工作人員:“我不知道。”記者:“供水量有沒有一個限制啊?” 大連水務局供水處工作人員:“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因為我具體也不掌握這種東西,你說的這個情況,有嗎?”記者:“那咱們這邊有誰比較了解這個情況的?” 大連水務局供水處工作人員:“這個我一下說不好,我需要了解一下”。
據了解,目前大連市現行居民用水價格為2.9元/噸,工業用水價格為4.1元/噸,旅游景點等商業用水的價格為5.9元/噸,只有游泳館等特殊用水的價格較高,為21.1元/噸,雖然水務局的工作人員解釋不清球場用水的價格標準,但不管怎么計算,與其收入相比都是九牛一毛。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想打造在東北地區最高端的品牌,是純會員制的,現在他們會員將近600人左右,都是企業會員,而且都是有能力的人。
據了解,采訪中的這家高爾夫球場屬于會員制俱樂部,工作人員談到的企業入會,會員費高達69萬元,進場打球還要另行支付費用,一年保守收入都在上億元。高額利潤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大連市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也是高爾夫球場熱衷占據的地方。就在離金石灘不遠的另一處海濱地帶,記者還發現了一家建設中的高爾夫俱樂部。
大連某高爾夫俱樂部銷售人員說,這個球場是九洞,占地23萬平米。至少要擴建18個洞,預計是27個洞。這個建設中的球場,準備在今后2-3年間完成擴建,而他們的用水同樣采取了用自來水澆灌的辦法。他們球場澆的都是來自碧流河的自來水,他們吃的也是這些水。
擴建還在繼續,用水還在繼續,而對于高爾夫用水卻至今沒有明確的法規來約束。
中國農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胡林博士說,據他所知,現在我們國家還沒有明確的法規來約束。各地還沒有對高爾夫球場的使用水源產生配額,或者在配額上面采用不同的價格梯度,這樣一種管理辦法現在還是沒有的。
據了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已于今年1月29日正式公布。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文件中提到要推進水價改革,實行梯級水價,讓用水多的多花錢,用價格杠桿促進資源節約。大家期盼看到規范高爾夫用水的政策法規早日出臺,更希望全社會能像重視18億畝耕地一樣,重視我國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半小時觀察:草有水澆灌 民缺水做飯
在剛才的節目中了解到,多家大連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都對記者說,他們澆灌草坪的水是飲用水;而球場周邊的村民也對記者說,他們有時候做飯洗澡,只能冒雪去山上推水。相信如果草坪的草會說話,它們也一定會說,少澆點兒,給村民們留點兒水喝吧。
作為一個缺水城市,大連早在1999年就頒布實施了《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規定除城市消防用水外,使用城市供水的單位都要到水務部門申請用水計劃指標,不得突破許可的限額,執行情況由水務部門按月考核。但面對記者的采訪,大連水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真懷疑他們究竟有沒有按規定進行過考核。
在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首要原則就是堅持民生優先。但在大連,高爾夫球場的草都有飲用水澆灌,而農民卻要冒雪去山上推水來做飯。大連水務部門有必要再深入學習一下中央水利會議的精神,想清楚自己的職能和手里掌管的水資源,究竟該優先服務草,還是該優先服務老百姓。
請繼續關注《經濟半小時》聚焦水流困局——山西洗煤廠,污水淹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