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分一檔、公租房又分一檔;經適房分一檔,兩限房也分一檔,住房保障系統分支這么多,怎么才能最快地了解自己適合哪套保障房?日前,市住建委在官方微博中表態,一套可供市民匿名檢測的系統已經上線,打開網站按自身情況選擇,就能得出答案。
記者昨日(7日)打開“北京建設網”(www.bjjs.gov.cn)以后,就可以看到首頁中上方有著藍、綠、黃、紅四個明顯的色塊,其中藍色上寫著“保障性住房在線評估申請資格、申請條件、申請流程”。
“從這兒點進去,社會公眾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在線填寫相關信息,系統在線評估申請人的購買資格和具備申請哪一類保障性住房的條件,同時還能提供清晰、直觀的申請條件對比表、配租(售)對比表和各類保障性住房的申請指南等信息。”市住建委信息中心負責人說。
點擊這一藍色色塊,可直接進入評估系統。評估系統共分3步:第一步是勾選戶籍、出生年月日和婚姻狀況;第二步是選擇家庭成員、家庭收入、家庭總資產和人均住房面積,每一項下面,都用紅色字標注了注意事項;第三步是特殊情況的選擇,包括拆遷家庭、居住解危排險范圍內房屋和家庭中有60歲以上老人、嚴重殘疾、患有大病、優撫對象和復員軍人等情況,都直接列在了這里。
“這些都是現有條文中規定的優先家庭,符合條件的市民一選就行了。”這位負責人說。
經過當事人同意,記者按一名海淀區廉租房住戶家庭信息選擇了所有選項,最終系統得出的結果為,這戶家庭可以選擇申請廉租房、經適房、兩限房和公租房,與此前這名廉租房申請人在街道查詢的結果一致。
在最終頁面上,還有一個紅色的選項標注了“我要進行配租(售)對比”,點擊后屏幕上顯示,這名申請人可以享受550元至1200元廉租房補貼,實物配租廉租房為兩居室或兩間平房,經適房或兩限房為兩居室,公租房可以申請中或大套型的實物配租。
整個頁面左邊,還有一溜鏈接,點擊后四個“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指示標志,就將分別鏈接到政策發布的老頁面。“這是怕大家測完了心里還不踏實,或者想找更多細節條文兒,我們就在系統里又加了一個鏈接。”該位負責人說。
昨天下午,由于這一自測系統訪問量激增,導致個別符合資格的測試者無法顯示正確結果。市住建委信息中心表示,該技術故障已于昨晚解決。
背后故事
靈感來自兒童積木
這套便民系統,原來出自一個“便簽姑娘”的創意。她就是住建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員龐新穎。
“這些文件語言太專業了。我們問區里,問街道,查網站,都摸不準這政策應該怎么用。這些話就不能變成大白話嗎?”
今年5月5日下午3時25分,龐新穎的座機響起。一名從原宣武區拆遷、即將搬入定向安置房的中年男子略帶抱怨的留言,讓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了新問題。
“最需要讀懂政策的是哪些人?”龐新穎寫了一張便簽,并調取了網站瀏覽數據。她發現,老百姓對保障房政策的訪問量最高、提問最多,意見也最大。
于是,網站工作人員決定從保障房專欄入手,把官方文件變成“大白話”。5月10日,第一版網頁設計出爐。
在這版方案中,所有的文件按照經適房、公租房、定向安置房等保障房種類分了類,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順著導航就能找到不同的文件。
但在當天收集到的網站問卷調查中,有位匿名者寫了句話:我們根本不需要去了解出臺的各種條條框框,也讀不懂;我們只要清楚知道自己能申請哪類保障房,多大的,怎么申請就夠了。
就因為這一句話,工作人員計劃將第一版方案推倒重來。但到底該怎么辦,幾個人商量了一個星期,都沒想出好辦法。
5月末的一個星期六,龐新穎正在家陪著一歲多的女兒玩積木,看著女兒把一個個的長方形木條塞進了方形空當中,突然來了靈感。
“其實他們最關切的是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情況,而不是要讀所有的文件。”下周一早上的例會上,龐新穎舉著兩天寫好的新版調整建議說。
這塊“磚”真的引來了“玉”。所有的條文,變成了服務模塊,在8月上線的新網站中,老百姓只需要匿名填入自己的情況,系統能自動生成能夠申請的保障房種類,套型大小以及能夠領取的租房補貼額度。
8月15日上午10時59分,網管信箱中又收到了網友“鹽”提出的建議。
“對于百姓來說,很多人關心自己是否能申請政策房……能否突出一點?”當天下午,網頁就做出了調整。隨后,市民關注的“保障房”、“存量房交易”、“房屋登記”和“我的住房”四個主題服務,被放置在了住建委官方網站最上方,襯以藍、黃、綠、紅4個色塊。
“我還想在邊上加個網站樹狀導航條,現在的‘主題服務’就能變得更直白。”龐新穎又扯了一張便簽,邊寫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