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老齡協會獲悉,根據上一年度考核結果,今年本市將拿出7700萬元,以獎代補資助約5000家社區養老(助殘)餐桌、托老(殘)所,被獎勵服務商需主動接受老人和公眾的監督,一旦服務不能達標,下一年將不再有獎勵。
市老齡協會會長李建國介紹,這是本市財政對社區老年服務產業扶持力度最大的一次,其中由市、區兩級財政支付的5200萬元,直接獎勵2011年培育的500家規范化養老(助殘)餐桌、500家規范化托老(殘)所,每家可獲得5.2萬元資金獎勵。其余表現突出的4000家服務商將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共同出資2500萬元獎勵。
“受獎勵的規范化單位有永和大王、慶豐包子、宏狀元等連鎖店,也有一些新開設的小型老年餐館、日間照料室。”市老齡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部分服務商的投資也就在20萬元左右,5萬余元的獎勵相當于其投資額的四分之一。
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已有養老(助殘)餐桌、托老(殘)所服務商共15000家,大多數是社會力量興辦的。
按照要求,受獎勵的服務商要為老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惠、優質服務,并需要掛牌經營,主動接受老人和公眾的監督,一旦服務不能達標,下一年將不再有獎勵。
此外,今年全市還將擴大老人醫療補助范圍,將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老黨員納入補助體系,涉及到的3200多名老黨員的醫藥費報銷將達75%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