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銀是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一名護林員,他的家就安在海拔900多米的山上。記者日前采訪李連銀發現,山上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吃的用的全靠自己往山上背。也曾有人勸他別在山上看山了,但他對林子有了感情,舍不得放手。
位于霞云嶺鄉海拔900多米的望兒嶺上有一座瞭望塔,這里雖然海拔并不算高,但因為地理位置獨特,站在頂峰可以環視群山,森林里的一舉一動都一覽無余,所以成了森林防火的一個重要觀測點。李連銀和他妻子的家就安在瞭望塔中。
山上生活條件艱苦,沒有車行路,吃的用的全靠李連銀自己往山上背。每年冬天,村里都要幫他準備2500塊蜂窩煤,用農用車送到山腳下,而后,他再用背簍一點點背上山去。一次只能背幾十塊,單程卻要走2公里。
要喝飲用水就更難了,全靠李連銀用水桶從離家5里地遠的山澗里背過來,背一次能喝兩三天。每個星期,李連銀和他妻子輪流下山一次,到附近鄉里去購買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再買上幾斤豬肉腌制一下,可以吃上2個月。有一年冬天,山里的積雪很厚,道路斷了,夫妻倆只能把存留的食物和水分成小份,省著吃、省著用,足足挨了20多天。
李連銀夫婦看護的山林有幾千畝。每天早晨,妻子做飯的時候,李連銀就圍著房子巡視一圈。憑著對環境的熟悉,他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情,并準確說出火情位置。他還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即便在云霧彌漫的天氣中,也能迅速分清是煙還是霧。
李連銀說,春秋季節他們最為緊張,風大、氣候干燥,即使有一點零星火苗,也隨時可能會釀成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所以,瞭望塔通訊設備必須時刻有人值守,確保24小時通信聯絡暢通,以便發現情況立即報告。
每到晚上,山林里一片寂靜,屋外一團漆黑,只能聽到山風在呼呼吼叫。這時,李連銀夫妻便會一起聽聽收音機。也曾有朋友勸他搬回村里去住,別在山上看山了。李連銀想了想,還是決定要留下來。“山上的生活是苦了點兒,但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在這林子生活6年了,有感情了,舍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