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公共場所吸煙區有望取消。(資料圖片) 圖/東方IC
本市首部預案研究法規《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預案研究工作已經完成,昨天《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專家建議稿)(以下簡稱“建議稿”)對外征求意見。
該建議稿將本市控煙的范圍全面擴大,其中室內公共場所及辦公室等工作場所內全面禁煙,包括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室外區域也擴大了范圍。
控
擬取消公共場所室內吸煙區
按照建議稿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
何謂“室內”?建議稿將“室內”定義為“有頂部遮蔽并且側面有兩面以上環繞的任何空間,包括電梯、走廊、地下通道、樓梯間等”。也就是在室內的區域中,公共場所不再分設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兩個區域,按照建議稿規定,取消吸煙區,擬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與此同時,室內禁止吸煙的區域增加了以辦公室為主的室內公共場所。此外,公共交通工具內也全面禁止吸煙。
教育醫療機構室外區域禁煙
禁止吸煙的范圍也擴大到了某些室外區域,建議稿劃定了7大室外禁止吸煙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7大室外禁止吸煙的區域中,醫療機構的室外區域、教育機構的室外區域排在重要的位置。
按照建議稿的規定,將對風景名勝區、公園、游樂園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室外區域限制吸煙。其規定:“除經營者或者管理者自行規定全面禁止吸煙外,應當劃定吸煙區,吸煙區以外的其他區域禁止吸煙。”
此外,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根據舉辦大型活動等的需要,臨時設置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
■解讀
取消室內吸煙區達禁煙效果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表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完全禁煙,意味著禁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因為煙霧會飄,所以如果在室內設吸煙區的話,實際上起不到保護作用。建議稿取消室內吸煙區,因無法明確劃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也無法起到阻隔煙霧和保護非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危害的作用,此次意見中的規定如落實,可以真正實現室內禁煙。
此次細化到包括走廊、樓道等在內的凡室內封閉的地區就不該吸煙,是為了保護非煙民的利益。“真正起到了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作用”。
楊功煥表示,與此前的“禁煙令”相比,條例中明確的“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這三類場所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室內場所,原來包括電影院、郵局和銀行等在內的列舉總歸會有遺漏,目前這樣概括“更標準、更準確、更全面”。
控煙立法要從嚴要循序漸進
中國政法大學衛生法研究中心表示,控煙范圍被認為是控煙立法最重要的內容,因為禁煙范圍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公民健康權的保護程度,應當盡可能擴大禁煙范圍。建議稿在這一點上嚴格遵守了《國際煙草框架公約》的要求。
與此前的規定相比較,建議稿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將實現完全禁煙,辦公室也增入禁煙范圍,同時,禁止吸煙的范圍擴大到醫療、教育機構的室外區域等。與此同時,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區域以后需要劃定吸煙區。并增設了“臨時設置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的規定。
該研究中心表示,畢竟吸煙已有悠久歷史,而吸煙者又有依賴性。控煙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從嚴也要循序漸進。從其他城市的立法情況來看,紐約2011年才把室外公園、海灘和廣場納入禁煙范圍。香港也是實行分階段擴大的措施,禁煙范圍從室內到室外,室外又從“有蓋”空間到露天空間。
室外禁煙區域醫療機構的室外區域
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少年宮、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各類青少年教育培訓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
高等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室外教學區域
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售票場所、等候區域
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科技館等各類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的室外區域
健身場、體育場的室外比賽區和座席區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場所
征求意見方式:
一、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12年4月30日
二、公開征求意見方式:北京人大網站 (www.bjrd.gov.cn)、首都之窗網站
(www.beijing.gov.cn)、北京衛生信息網(www.bjhb.gov.cn)全文公布《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專家建議稿)》。
市民可以登錄相關網站,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撥打12320熱線電話,或用信函的形式將意見寄送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棗林前街70號B座1207,郵編:100053)。
管
愛衛會公開吸煙舉報電話
建議稿意圖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控煙責任體系。建議稿明確了市區政府、愛衛會、經營管理者及公眾的義務和權利。
建議稿明確市愛衛會應設置并公開全市統一的舉報、投訴電話,方便單位或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違法行為或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市愛衛會接到舉報和投訴后應要求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及時處理。
市愛衛會應每年向社會公布本市控煙工作情況。區、縣愛衛會應每年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控煙工作進行評估,提出下一年度改進的辦法及執法的重點控煙場所。應當定期對重點控煙場所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在本單位網站等媒體上及時予以公布。
政府可購買控煙服務
建議稿規定公民在本市禁止吸煙場所內發現吸煙行為時可行使的幾項權利:公民可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可向該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投訴,要求經營者或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對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公民可向市愛衛會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舉報和投訴。這些機構不及時處理的,公民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建議稿明確,“全社會都應當支持控制吸煙工作”,鼓勵志愿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煙工作或為控煙工作提供支持;鼓勵限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在其經營、管理的場所內自行實施全面禁止吸煙。
針對公共參與的模式,建議稿規定,政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開展控制吸煙工作可以采用志愿服務或者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
■解讀
鼓勵女性推動家庭無煙
中國政法大學衛生法研究中心表示,建議稿建立了一套控煙責任體系。其中,在鼓勵和保障公眾參與控煙的過程中,要鼓勵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組織志愿者隊伍等各種形式為控制吸煙工作提供支持,尤其是發揮女性公民在推動家庭無煙化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罰
經營者不阻吸煙可罰萬元
建議稿規定了禁煙場所和限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的相關職責,其中要求建立禁止吸煙或者限制吸煙的管理制度,做好控煙宣傳教育工作;在禁煙場所或區域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和舉報、投訴電話號碼標牌;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區域放置煙具和附煙草廣告的物品。經營者或管理者應劃定吸煙區而沒有劃定,且拒不改正的,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此外,建議稿規定,經營、管理者應當設禁止吸煙檢查員,要對在禁止吸煙場所或區域的吸煙者予以勸阻,對不聽勸阻的,向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對于這項規定,如若經營、管理者不予履行,將被責令改正并處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針對這些處罰,建議稿規定,將由市和區、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
■解讀
罰金貼近生活水平
針對罰款金額是否合理的問題,楊功煥表示,經營者如果不履行相關控煙規定,會被處以10000至30000元的罰款,這和哈爾濱的處罰標準相似,后者的最高罰款上限也是3萬元,北京的生活水平比哈爾濱更高一些,這個金額基本是合理的。
而具體違規行為情況所獲何種處罰金額要由愛衛會酌情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