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的魂瓶、元代白釉碗、明代黑釉雕龍瓷罐、清代的青玉鏤空燈籠墜、近代仿紅山玉豬龍、民國粉彩龍花卉盤……日前,由30名昌平古玩協會會員無償捐贈的100余件木、瓷、陶等古玩藏品齊聚昌平博物館。在這些古玩藏品中,分別涉及漢、宋、元、明、清、民國等幾個時期,其中最久遠的就是第四世紀的貝殼化石、牛角化石。從即日起到4月底,市民可以到博物館免費參觀。
昌平古玩協會副主席何如向筆者介紹,古玩協會于去年4月份成立后,就一直琢磨著以什么方式為昌平建設出一份力,最后決定為昌平博物館“獻寶”,使更多的市民能領略到古玩的魅力。
在協會的倡議下,今年春節后,古玩協會的會員們陸續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寶貝”,無償捐贈給昌平區博物館,累計有100余件。其中,會員郝明珠一人就捐出11件“寶貝”,捐贈數量位居首位。
據昌平區博物館館長邢軍介紹,這次捐贈的古玩藏品中,門類、種類多,包括瓷器、陶器、木質、化石、紙制、骨質、銅器、漆器、錫器、玉器10大門類,涉及我國歷史上的多個朝代和時期,其中,兩件化石為第四世紀,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研究價值。
筆者在昌平博物館看到,捐贈的古玩藏品五花八門,晉代的瓷器燈盞、清代的弩機、明代的石器、民國時期的漢白玉巧做玉米、漢代的陶敞口瓶、宋代的白釉雙魚穿帶瓶……讓人眼花繚亂。
眾多捐贈藏品中,瓷器數量最多,既有宋代的青白釉魂瓶,又有元代的白釉碗、青釉碗、黑釉碗,還有明代的黑釉雕龍瓷罐,清代的青花喜字罐、哥窯青釉碗等。邢軍介紹,這些瓷器不僅數量多,而且跨年代比較久遠,“從晉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均有涉及。”
何如介紹,會員捐贈的這批古玩中,最具收藏價值的是臧長江捐贈的清代哥窯青釉碗和明代龍泉釉葵口碗。
“人們稱‘汝、官、哥、鈞、定’為宋代五大名窯,哥窯青釉碗就屬于哥窯。哥窯雖是民間私窯,卻在后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制者頗多。龍泉釉葵口碗,在當時一般貢奉王爺,且葵花口的造型在當時制作工藝比較復雜屬于上品。這兩件古玩不論在經濟價值方面,還是歷史價值方面都非常高。”何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