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新建宮門11號院,亂停的車輛影響排水管網改造施工,通過“網格”半小時解決;金寶街北社區年過花甲的王老伯被兒媳嫌棄要尋短見,“網格”請來心理輔導員半天勸和;德勝街道66歲的應汝馨在家通過“網格”看病,3分鐘全搞定……
自2010年7月本市在東城、朝陽、順義等區試點開展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以來,問題解決快了,辦事效率高了,群眾心里樂了,市民說,城市網格成了咱的“幸福網格”。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明年上半年,全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將全面運行,社會服務網格將覆蓋全市。
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是指在社會服務管理中,運用網格管理的理念,按照全覆蓋、無縫隙的原則,將社會的一定區域劃分為若干網格,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將人、地、物、事、組織和社情民意納入信息網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社會服務管理的各項工作在網格得以有效落實,為城市運行和精細化社會管理提供支撐。
網格化管理,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東城區創建的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網格管理法。自2004年至2010年,東城區城市網格結案率超97%,結案平均時間從一周壓縮到6.5小時,月處理城市管理問題效率提高6倍。2005年,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統市級平臺和8個區級平臺建成使用,通過化整為零和引入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先進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和應急效率。道路遺撒、井蓋丟失、小廣告等城市頑疾迅速得到整治。
在東城,包含7大類、32小類、170項信息、2043項指標的基礎信息數據庫搭建起來,社會管理服務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問題迎刃而解。在朝陽,門前三包、物業小區等5.8萬余家涉及市容環境、安全生產、食品衛生、地下空間等管理領域的責任主體納入網格,讓街道辦和社區兩委明白了勁該向哪兒使。在西城德勝街道,一個數據中心搭起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兩個平臺,形成了全響應工作網絡。
近年來,首都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城市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社會服務管理相對薄弱和滯后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改變。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使社會服務管理從主要依靠“人海戰術”走向依靠科技手段,從“條塊”分割走向資源整合,從粗放走向精細。
未來,本市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將涵蓋基礎信息和社會服務管理各類業務信息,能夠共享交換,與其他業務系統互聯互通、與社會公眾溝通互動,成為覆蓋城鄉的“幸福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