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調整學區拆分“巨無霸”
14所小學試點壓縮課程
記者21日上午從海淀教委獲悉,今年海淀將加大學區布局調整力度,原來的教育“巨無霸”海淀學區中的人大附小、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調整至四季青學區。調整后,今年的劃片招生范圍沒有變化。
海淀區現有的12個學區是針對118所小學劃分的,具體為:海淀學區、五棵松學區、羊坊店學區、二里溝學區、東升學區、四季青學區、西北旺學區、上莊學區、蘇家坨學區、西苑學區、雙榆樹學區和溫泉學區。其中南部7個為城區學區。
海淀區的學區是實體機構,每個學區都有學區校長和書記。平均下來,每個學區有9所左右小學。然而,每個學區優質資源校的數量并不均衡。為改變這種狀況,更好地發揮優質資源校的帶動作用,今年,海淀區教委將調整現有學區,使學區之間辦學規模和優質資源分布大致相當。
此前海淀曾對西苑學區進行過調整,北大附小、清華附小、中關村二小從海淀學區調整到西苑學區。上次調整之后,海淀學區仍然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學區內共有11所小學,其中6所為優質小學。而緊鄰的四季青學區有10所小學,僅有2所優質小學。為均衡教育資源,今年繼續對海淀學區進行相應調整,將人大附小、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由海淀學區調整至四季青學區。人大附小今年又承辦了一所小學——銀雁小學,銀雁小學的學位600人左右,今年預計招生時擴招為4個班,招生范圍劃歸為人大附小。學區調整之后,今年各校的劃片招生范圍不會有變化,不影響招生也不影響小升初。但學區內校與校之間將開展手拉手活動,優質教育輻射作用將更強。
調整之后,海淀學區還剩下中關村一小、三小、四小,與其他學區達到了均衡。下一步海淀區還將調整區域內的中學,使每個學區都有數量相當的優質中學,解決小升初擇校問題。
另據了解,今年9月,海淀將在小學試點“課程整合和自主排課實驗”,對小學課程進行整合、壓縮,騰出時間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人大附小、北大附小、清華附小,中關村一小、翠微小學等14所學校將成為首批試點校,從9月1日開始,這些學校的課表將有所變化。在保證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可以用多個班級上大課、開設20分鐘小課堂、專題活動教學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形式的改革。壓縮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等,讓學生多上藝術、體育、科技課。
由于人口數量變化,今年海淀小學入學人數比畢業人數增加了7000人,預計今年小學學位缺口將有3000至4000人,海淀將通過多種途徑努力解決。而明年海淀小學入學戶籍人口增加5000人,小學入學將迎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