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強化政府學前教育管理職責,統籌優化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質優高中資源的覆蓋范圍,市教委主任姜沛民代表昨天在黨代會分團討論時向記者透露,將為142所幼兒園的設施設備進行新建、改擴建,今年9月新增兩萬個幼兒園入學學位;年內,城鄉新區和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郊區縣將建設15所中小學。
培訓5300名幼兒教師
2007年開始,“金豬寶寶”、“奧運寶寶”扎堆降生,北京迎來新的生育高峰,幼兒園“入園難”逐年凸顯。今年,本市將繼續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姜沛民透露了一組最新數據:為應對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和即將到來的2015至2016年入園高峰,破解“入園難”,今年,本市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當前已下達學前教育經費12億元。經費首先用于加大幼兒園建設力度,為142所幼兒園的設施設備進行新建、改擴建;其次,將用于提高其他部門單位集體辦園生均補助;此外,還將用于加強教師培養工作,投入2300萬元,對5300名教師進行培訓。同時,繼續加大師資補充,今年已新進教師3100名。
姜沛民透露,到今年9月,本市將新增幼兒園入學學位兩萬個。方式有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接收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鄉鎮中心園分園,建設小學附屬幼兒園,舉辦小規模幼兒園等舉措。
城鄉郊區建15所中小學
姜沛民透露說,根據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內將在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新建15所中小學,包括人口增長明顯的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以及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郊區縣,由人大附中、北京四中、首師大附中、交大附中等15所優質資源學校在這些地方布點建分校,建起一批現代化中小學。“優質資源學校和新建學校實現一體化管理,施行‘一個法人模式’。”姜沛民說。
三年時間里,還將基本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在公辦和民辦學校就讀保障問題;完成小學學位儲備和學校擴充建設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基礎教育教研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質量大幅提升。
加快高教園區學校建設
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就開設的“空中課堂”,今后將繼續推廣。今年9月,“數字校園”將開學,具體辦法是邀請北京一大批名校的特級教師進行“名校名師錄播”,一共錄制9500節課。“到時候,北京市各區縣中小學學生和家長將可以隨時免費在網絡、歌華有線上收看名師課程。”姜沛民說。
姜沛民表示,今年,將啟動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和創新工程第二期項目。將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推進科研基地、實習實訓基地、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將加快改善市屬高校辦學條件,加快良鄉和沙河高教園區學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