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大災過后防大疫 避險常識要牢記

2012-07-25  來源: 京郊日報
[字體: ]

  7月21日,北京地區遭遇了61年來最大暴雨襲擊,造成嚴重的災害。大災之后防大疫,遭遇泥石流、洪澇災害的京郊一定要注意做好人畜防疫工作。另外,北京有“七上八下”之說,即七月上旬至八月下旬是京郊需要特別警惕的汛期。根據氣象預報,北京近期還有降雨,因此還要注意預防泥石流洪澇災害,以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我們特意選編了防疫防災的常識,供大家參考。

    水災后傳染病的預防

    水災過后容易發生的疫病

    經腸道感染的傳染病: ①細菌性的有痢疾、傷寒副傷寒、霍亂、食物中毒等;②病毒性的有甲型肝炎。

    經皮膚感染的傳染病:有鉤端螺旋體病。

    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有登革熱、瘧疾、乙型腦炎等。

    經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水災后傳染病的預防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水退后要徹底清理室內外環境,環境清理到哪里,消毒殺蟲工作做到哪里。垃圾、糞便、動物尸體等集中后要用高溫堆肥法處理。對所淹房屋設備等要清除污泥,室內地面、墻壁、家具等也要洗擦和消毒。改善衛生條件,不僅流入室內的污物要清理,還要清除好環境污泥、垃圾、埋葬好死亡動物,疏通溝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蠅孳生地,有目標地進行消毒,防止蚊、蠅大量繁殖、傳播疾病。

    加強家庭飲食衛生:對于受潮、霉變、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類,千萬不要去吃;各類瓜果一定要洗干凈去皮再吃;蝦、蟹等水產品味道雖好,但不要生吃。洪水后將迎來高溫天氣,食物易變質,洪水期間保存的食品也易霉變,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變質,臨時性攤點也常不注意衛生,所以要強調吃新鮮飯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變質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禽畜等肉類。

    發現傳染病人,要就近報告防疫部門,以利及時處理,防止蔓延擴散。

    洪水期間,身體抵抗力減弱,這樣給一些病菌帶來了入侵的機會。所以,洪水過后,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并開展體質鍛煉,增強自身體質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水災后的消毒方法

    洪災時飲用水源或供水系統遭到嚴重的污染或破壞;洪水退后,動、植物體的腐敗,大小水體的存在等造成蠅、蚊的大量孳生。因此,洪災后認真搞好消毒工作與媒介生物的控制是防止災后出現大疫的重要衛生防疫措施之一。

    飲水消毒

    洪水將大量的人畜糞便、垃圾、動物尸體等沖入水中,造成水中生物性污染急劇增加,各類微生物污染極為嚴重。洪水后河塘、水井等仍留上述污染水,污物沉積水底,外觀雖澄清,但水質仍很差,因此災區的水須經特別消毒檢測后才能作為飲用水。

    提倡喝開水,不喝生水。對于井水、山水等,最好不要作為飲用水使用,如果一定要用,必須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消毒。漂白精片按每100斤水用1片計量,方法是:將漂白精片研碎研細,用清水調成糊狀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攪拌,加蓋兒靜置30分鐘后方可使用。漂白粉(精片)遇高溫、亮光、潮濕會失效,所以必須放在能避光、干燥、涼爽處(如用棕色瓶擰緊瓶蓋存放)。

    糞便處理

    糞便處理不好,極易污染水源,孳生蠅類。災民安置點設臨時廁所,不隨地大小便。

    糞便消毒采用10份糞水加1份漂白粉,攪拌,2小時后倒在指定地點掩埋。腸道傳染病人的糞便,按5份與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攪勻2-4小時后,倒在指定地點掩埋。

    動物尸體處理

    對洪災造成的動物尸體,要及時進行消毒、深埋在1.5-2米以下。掩埋點須選在地勢高、遠離水源處。尸體選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噴霧,1-2小時后掩埋,掩埋時再用漂白粉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灑蓋于尸體上,然后覆土掩埋。運輸車輛、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澄清液噴霧,1小時后方可作它用。

 應對災害的自救措施

    如何防范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是溝河谷中洪水引發的、攜帶大量泥沙碎石等固體物質的快速流體,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和破壞性。防范泥石流,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路經山谷地帶,留心觀察周圍環境情況,如道路兩旁植被遭嚴重破壞,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轉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

    ②留意泥石流發生前的征兆。在大量降雨后,仔細聽聽從附近山谷是否傳來打雷般的聲響,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險措施。

    ③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選擇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兩側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切記不要順泥石流方向往下跑。

    ④如在野外露營,要選擇高處平坦安全的地方,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易發生滑坡的坡地下邊,不要在山谷及河溝底駐扎。

    山體滑坡時如何避險逃生

    當你不幸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1)迅速撤離到安全的避險場地

    避險場地應選擇在易滑坡兩側邊界外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離原居住處越近越好,交通、水、電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隨滑坡滾動。

    千萬不要將避險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經仔細查看,就從一個危險區跑到另一個危險區。同時要聽從統一安排,不要自擇路線。

    (2)跑不出去時應躲在堅實的障礙物下

    遇到山體崩滑,當你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里。

    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立刻將災害發生的情況報告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及時報告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

    (3)山體滑坡發生后的科學自救

    滑坡停止后,不應立刻回家檢查情況;及時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溝渠通暢;公路的陡坡應削坡,以防公路沿線崩塌滑坡。

    對塌方受傷者的急救方法

    對全身被埋者的急救

    塌方時造成人整體被埋,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救援。如不及時正確救治,可造成死亡。

    當了解清楚被埋人的位置后,在接近傷者時,要防止搶救工具挖掘時的誤傷,盡量用手刨挖。在救險時,要注意傷員附近的房架、斷墻、磚瓦等情況,防止挖時倒塌。

    塌方后對受傷者的急救

    ①迅速救出傷員;②救出現場時,搬動要細心,嚴禁拖拉傷員而加重傷情;③清除口腔和鼻腔的泥沙、痰液等雜物,對呼吸困難者或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大出血傷員須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運送。頸椎骨折者搬運時需一人扶住傷員頭部并稍加牽引,同時頭部兩側放沙袋固定;④傷員清醒后喂少量鹽開水;⑤傷員意識不清、不省人事、煩躁、出冷汗、面色蒼白、肢體發涼、脈細而弱、呼吸微弱或困難,均表示病情危重,需立即現場救護后就近送醫療機構。

    發現或懷疑有脊柱骨折時,搬動應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以免加重傷情。搬運時,切忌使用軟擔架,嚴禁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動,此種方法最易造成脊髓損傷,以致終身截癱。正確的做法是,由3至4人托扶傷員的頭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帶將傷員固定后搬送。

    對開放性外傷,傷口出血時,可用加壓包扎法止血。如無敷料,可用較干凈的毛巾或襯衣將傷口扎緊,對小的淺表傷口,則不宜用藥,因涂藥后影響觀察傷情和正確的治療。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