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月28日沙塵襲京后,3月9日,北京遭遇了今春第二次大風浮塵天氣,天氣條件十分不適宜戶外活動。與此同時,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沙塵天氣,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中央氣象臺專家提醒公眾:春季為沙塵天氣多發季節,應注意做好防風防沙準備。
沙塵天盡量遠離戶外
氣象專家提醒,沙塵天氣來襲時,公眾應及時關閉門窗,必要時可用膠條對門窗進行密封。發生強沙塵暴天氣時,大家最好不要出門,尤其是老人、兒童和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人。
外出時,應該采取戴口罩、用紗巾蒙住頭等方式,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大家應該盡量少騎自行車,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和老樹下逗留。如果用紗巾蒙頭,必須要注意交通安全;駕駛員也要注意沙塵暴變化,特別是在機場、高速公路等地方,要小心行駛。
呼吸道疾病一“吹”即發
面對沙塵天氣,公眾最關心的是對自身健康的不良影響。氣象專家表示,沙塵天氣發生的結果就是“大氣中總懸浮顆粒(TSP)和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升高”,空氣質量下降。而大氣中的總懸浮顆粒(TSP)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臟病患者危害極大。“這種顆粒經過呼吸進入呼吸道,尤其是直徑在0.5—5微米的顆粒可進入支氣管、細支氣管,最后沉降于肺泡,從而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引起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此外,沙塵天氣還能誘發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及傳染病等多種疾病。“通常情況下,人的鼻腔、肺等器官對塵埃有一定的過濾作用,但沙塵天氣帶來的細微粉塵過多過密,極有可能使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人群舊病復發。”專家表示,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如果長時間吸入粉塵,也會出現咳嗽、氣喘等多種不適癥狀,導致流行病發作。
外出時攜帶防塵用品
專家提示,沙塵天氣來襲時,公眾應避免或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陶凱提醒,碰到沙塵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如果外出要戴防塵口罩,一定不能張口呼吸,因為“鼻毛會阻攔一部分沙塵、粉塵,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此外,出現嗓子疼、咳嗽等癥狀時,不要隨便吃鎮咳藥,要多喝水,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實現“自潔”。
【延伸閱讀】
沙塵天氣與沙塵暴
沙塵天氣與沙塵暴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沙塵天氣是指風將地面塵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氣混濁的一種天氣現象的統稱,根據能見度和風速可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4個等級,沙塵暴是其中的一個等級。
浮塵是指當天氣條件為無風或平均風速小于等于3.0米/秒時,塵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氣現象。
揚沙是指風將地面塵土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10公里以內的天氣現象。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塵土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公里的天氣現象。
強沙塵暴是指大風將地面塵土吹起,使空氣非常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500米的天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