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李蘭娟院士談H7N9疫情:控制傳染源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013-04-18  來源: 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4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接受本網采訪,就H7N9疫情的幾個相關問題做出回答。以下是文字實錄:

    本網:最近幾天媒體都在報道您主動要求吃“雞肉飯”的事,您想向公眾傳達一個怎樣的信息?

    李蘭娟:活的雞、鴨是個傳染源,會傳染病毒,所以不要帶回家。但作為雞肉、鴨肉的話,燒熟了以后是沒有致病性的,是健康的,吃是沒有關系的。因為經過高溫燒熟,100℃環境下,2分鐘病毒就會被消滅。所以,好多人連雞肉鴨肉不敢吃,沒有必要。我就喜歡吃雞肉,只要充分煮熟了,雞肉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本網:4月13日,北京確診首例禽流感病例;4月14日,河南確診2例。這是疫情首次在北部和中部城市出現。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原因是什么?

    李蘭娟:目前的疫情是散發狀態的,現在長三角地區的禽類,包括鳥類,分布的面積還是比較廣的,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天氣變暖了,鳥類要往北方飛,有可能把南方的疫情帶到北方。

    本網: 這說明疫情是在不斷擴大嗎?

    李蘭娟:這不一定,因為一些南方地區,如上海,活禽交易都關閉了,而且在不停地消毒。目前關鍵的還是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養殖業、禽類等的監測,一旦發現有感染的禽類,堅決把感染的禽類殺掉。疫情會不會擴散主要看禽類感染有沒有擴散,要根據疫情流傳的情況而定。目前主要是禽類傳染人,暫時沒有發現人傳人。如果禽類感染沒有擴散,人的感染應該也不會擴散。如果禽類病毒廣泛流傳的話,那就有可能傳染給更多的人,因為人免不了要接觸禽類。現在北京的農業部門對禽類監測和管理很重視,這塊工作抓得很緊。

    本網:您覺得當前的疫情發展趨勢會如何?我們該怎么去控制疫情?

    李蘭娟:我們國家目前最重要的是怎么去發現傳染源,控制傳染源。好在傳染源已經清楚了,也就是禽類。只要把禽類的傳染源控制住了,控制得好的話,人也不會有很多感染。現在有個難題,就是禽類感染了自己不生病,但感染的禽類傳染給人后,人卻會生病。這是目前的一個難點。

    本網:目前國內的主要醫療干預方案是怎樣的?

    李蘭娟:如果人感冒了,發燒了,先到,傳染門診、醫院感染科,醫生要檢測如果有問題就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早發現早治療,這個很重要。

    本網:您曾經提倡 “停用抗生素、提供營養支持”,能否解釋一下?

    李蘭娟:傳染病是一種病的感染,病人一旦發燒,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細菌引起的,要用抗生素;一個是病毒的,不要用抗生素,只有到后期細菌感染了,才能用抗生素。“營養支持”是針對重癥病人,因為吃不了東西,這種情況下腸道的細菌微生態就會紊亂,所以要保證營養的支持,以吸收微生態來減少細菌感染。這時要給患者提供營養液、米湯等,以吸收水分,保持一定的熱量和能量。

    本網:網上流傳一些預防H7N9的措施,如吃板藍根、達菲,或者按摩迎香穴等,您怎么看?

    李蘭娟:吃藥主要是針對發病的人,沒有發病的人,我建議不要亂吃。如果感染了,就要早點治療。

    本網:平時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吃營養品、保健品來增加抵抗力,以避免疫情發生時不易被傳染嗎?

    李蘭娟:健康的人要加強鍛煉,對于病人呢,可以適當地吃一點,以增加抵抗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