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本市部署十大措施應對H7N9

2013-04-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確診

本市部署十大措施應對H7N9

 

    昨天,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小患者居住地——順義區后沙峪鎮古城村的家已封閉隔離,門外四名保安戴著口罩執勤,患者的父母在家中接受醫學觀察。

    市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人為家住順義區后沙峪的7歲女孩,父母從事活禽經營。目前患兒病情穩定。通過對全市范圍包括發病者居所附近的家禽進行檢測,本市尚未在家禽中檢測出H7N9病毒。

 

    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本市連夜部署十大應對措施,包括停止活禽交易、儲備200萬人份達菲等。

 

    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鐘東波介紹,昨天凌晨,經中國疾控中心復核,本市綜合判定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患兒姚某今年7歲,居住在順義區后沙峪鎮古城村中心街。她的父母在居住地從事活禽販賣。

 

    患兒本月11日出現發燒等癥狀后,父母帶其到地壇醫院就診。患兒入院后,北京地壇醫院予以抗感染及對癥治療。醫院在11日23時50分也就是距離發病時間15小時后就給予患兒達菲抗病毒以及補液支持治療。后來,患兒因病情較重轉到了重癥監護病房,給予吸氧治療,并上了心電監護。經過積極治療,患兒咳嗽憋氣癥狀明顯好轉,體溫昨天早上從最高40.2℃下降到36.8℃。患兒肺部濕啰音消失,病情平穩。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李興旺說,患兒從發病到目前只有50個小時,病情進行比較快。但由于患兒在發病后15小時就使用了抗病毒藥物,目前病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市農業局表示,本市尚未在家禽中檢測出H7N9病毒。因此,本市不會大規模撲殺家禽,但活禽交易和現場宰殺都已停止。

 

    昨天的新聞發布會透露,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在確認發現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之后,本市于12日晚連夜召開會議,聽取衛生、農業、工商部門的匯報,研究同意衛生局等部門提出的建議,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對下一階段防控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十項措施。

 

    十項措施

 

    一、依托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啟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揮部,下設監測組、醫療組、流調組、物資保障組、宣傳組、畜牧獸醫組、社會防控督導組。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

 

    二、嚴格取締各類有形無形的活禽市場,停止活禽交易,停止信鴿放飛,由農業和園林等部門加大對禽類(野禽)進行監測。

 

    三、衛生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和高危人群開展流感樣病例的監測,由社區對四類高危人群(禽類飼養、屠宰、儲藏、運輸人員;禽類交易經營人員;公園禽鳥養殖人員;動植物保護和候鳥監測人員)實施健康監測,啟動55家傳染病網絡實驗室,對流感樣病例實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篩查。

 

    四、衛生局召開全市衛生系統視頻會議,發布疫情,落實“四早”方針,督促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啟動應急小分隊和流調小分隊并實行24小時備勤。

 

    五、由藥監部門嚴格監控市場,做好藥品儲備,以200萬人份為單位儲備達菲。

 

    六、由商務部門牽頭成立物資儲備組,做好社會面防控防護物資的儲備。

 

    七、由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晨午檢制度,落實學生傳染病預警監測系統。

 

    八、由市中醫局組織中醫專家介入臨床治療,積累經驗,完善治療方案,必要時啟動中醫藥預防性服藥。

 

    九、建立輿情監測機制,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輿情專報。市衛生局會同市農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信息。

 

    十、按照“四方責任”要求,由市政府組織開展督導檢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