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結束,考生們也可以稍加放松了。無論考試的過程如何,每到分數公布的時候,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騙子們也開始蠢蠢欲動,抓住考生和家長心理,趁機撈一把。海淀警方結合近年來破獲的以招生入學為名實施的詐騙案件,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以防上當。
一、四季度高發
海淀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招生入學為名的詐騙類案件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一定的延時性,很多家長往往付錢幾個月后才發現上學的事“黃了”,更有甚者,有的孩子上了兩三年學,臨近畢業時才得知自己僅僅是“旁聽生”,根本拿不到學歷和學位。
海淀分局通過對轄區內近幾年發生詐騙案件的整體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每年9月至次年的3月是招生入學類詐騙案件的集中爆發期。即學校開學后,以及畢業季到來前這兩個時期。
以海淀分局為例,2012年至今,招生入學類詐騙案件占破獲的所有詐騙類案件總數的1/8以上,僅今年1至3月,便破獲此類案件9起,平均每月3起。
有兩大詐騙方式
通過綜合分析2013年以來分局破獲的相關案件,民警發現此類案件主要有兩種行騙方式。
一種是嫌疑人通過包裝自己,利用虛構身份實施詐騙。通過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開設虛假招生網站或張貼招生廣告等方式,謊稱自己是學校的招生代理 或招生負責人、表示與校方有“特殊關系”,稱有“內部指標”可以幫特定關系人“低分高錄”。在與被害人接觸后,嫌疑人往往會拿出偽造的招生委托書和錄取通 知書等材料,進而以繳納入學保證金為由實施詐騙。
第二種是嫌疑人以“跑關系”為由對被害人實施詐騙。在此類案件中,嫌疑人往往吹噓自己關系廣,門路多,認識大領導等,可以幫忙協調關系讓被害人 孩子上學。此類詐騙中,嫌疑人往往會以向虛構的部隊首長、政府官員等人送禮、請客為由,以向被害人索要疏通關系費用的方式實施詐騙。
騙子常打出五大名目
民警也對嫌疑人詐騙使用的各種名目進行了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類。
混淆概念:此類詐騙中,騙子往往利用家長們不了解成人教育招生與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區別,將成人教育招生忽悠成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事實上,成人教育招生只要注冊就能入學。
“軍校招收地方生”:騙子謊稱軍校有地方指標,可以成為部隊學員,欺騙考生家長;有的犯罪團伙甚至偽造印章和部隊證件,辦假軍校從中牟利。軍校其實和其他高校一樣,除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外,不會收取考生任何費用。
“自主招生”:騙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誤導家長,聲稱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數線,花上數萬元即可搞定。實際情況是,經教育部批準進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對社會公布,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達到規定分數線后,經各地招辦統一辦理錄取手續。
“特長生”詐騙:在高考錄取過程中,特長生可以視情況加10分至30分,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用特長生可以加分為誘餌,聲稱自己能通過關系將考生以特長生的名義“辦進”高校,或者提供“特長生”資格證書,但是需要交錢。
“補錄”:騙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長不熟悉招生程序、規定的弱點,打著“補錄”旗號行騙。實際上,各地招辦對落榜考生會進行網上公開征集志愿錄取,不再打電話,更不會派人找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