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有農殘就不安全嗎 怎樣有效去除農殘

2015-05-06  來源: 新京報
[字體: ]

  瓜果加洗滌靈,泡水5分鐘左右可去農殘。

  草莓到底有沒有毒?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是若干年來中國糧食持續增產,人民不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功臣”,現在就成了“過街老鼠”?有人說,生活是一所大學,具體在飲食吃喝,這所大學里還有很多課程需要修。

  新食品周刊特開設“新知食”版,以新銳、科學、綠色的理念刨根問底,給我們這些飲食男女一份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農藥無疑是今年一個最熱門的話題,有人甚至“談農殘色變”。

  剛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對農藥的使用實行更嚴格的管理,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聯想到前不久發生的山東即墨“毒西瓜”事件,公眾都為此次國家出臺的新政叫好。

  那么,哪些是禁止使用的劇毒農藥?蔬菜瓜果有了農殘一定不安全嗎?如何有效去除農殘?很多消費者對這些尚有很多疑問。

  新京報記者通過采訪食品安全專家和業內人士了解到,劇毒高毒農藥確實危害大,但目前我國高毒農藥使用量占比不足3%,百姓日常瓜果、蔬菜上的低毒、微毒農藥,有殘留并不等于一定不安全。只要使用得當,農殘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10種劇毒農藥已禁止使用

  “目前大田普遍用的是中毒和低毒農藥,有機磷類劇毒農藥也在使用,但已很少了。”劉東辰(化名)在遼寧沈陽市遼中縣做農資生意已有17年,對玉米、水稻等大田的農藥使用頗為熟悉。

  據他了解,自國家規定到2011年底前禁止和淘汰苯線磷等10種劇毒農藥開始,市場上稍有規模的農資公司都已轉做中毒和低毒農藥。經過幾年市場沉淀,包括殺撲磷在內的12種未被禁止的劇毒高毒農藥使用量已很小。

  2011年農業部已禁止使用的10種劇毒高毒農藥分別是:苯線磷、地蟲硫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鈣、磷化鎂、磷化鋅、硫線磷、蠅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另外,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目前也規定有數十種農藥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

  劉東辰還舉例說,像克百威目前是國家限制售賣的高毒農藥之一。國家標準規定,每畝水田可使用1-2公斤的克百威進行病蟲害防治,只要按照標準去 做,就不會有農藥殘留。因為水稻生長周期長,克百威噴灑2個半月后可基本揮發掉。“稻子在成熟后期是不打藥的,因此到收割時農藥基本上沒有殘留。但即便這 樣,克百威也已經很少使用了。”

  農業部數據顯示,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先后禁用了33種高風險農藥。目前高毒農藥使用量占農藥使用量的比重已降至3%,比本世紀初下降了30%。

  農藥本身沒錯 錯在使用不當

  對農藥,公眾最擔心的無疑是它的危害。

  研究表明,農藥殘留超標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影響兒童及青少年大腦和身體發育,也可能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引發胃腸道疾病及癌癥。

  有人會問,既然農藥使用不好控制,為何不規定完全禁用農藥?

  事實上,完全不用農藥并不現實,禁用農藥將造成糧食減產甚至絕收,事關糧食安全。中國農業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王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其實,我國已禁用的一些高毒農藥,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依然在使用。“農藥本身沒有錯,錯在使用不當。”

  比如“農業生產較分散、農民法律意識淡漠,比如防止病蟲害加大劑量;不允許用在瓜果的農藥卻用了;用完之后要隔10天至1個月才能賣,結果卻提前上市了”。

  長期與農民打交道的劉東辰也發現,許多農民購買農藥時缺乏安全意識,喜歡購買殺蟲效果好、價格低廉的農藥,而高毒劇毒農藥正具備了這樣的特征。

  “許多低毒農藥是生物農藥,價格比普通農藥會貴出20%左右。比如200毫升的高毒農藥氯氰菊酯售價只有10元,生物農藥會貴出15%。”劉東 辰指出,濫用高毒劇毒農藥的現象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場上依然有小部分不負責任的企業向農民出售劇毒農藥,“這就要看企業良心了,但這不是主流。”

  如何采摘瓜果更安全?

  用了農藥的瓜果蔬菜得過安全期

  劉東辰說,“高效低毒農藥殘留期有限,只有15到20天,在采收前的半個月之內是不允許使用的。”

  農資經營者魏先生指出,農民在農藥使用方面最大的誤區就在于采摘時間。“比如黃瓜成熟后的采摘期為1-2天,而即使用了低毒農藥,農殘安全期要超過一個星期,不摘就老了,就會爛在地里,農民往往不等安全期農藥揮發干凈就采摘了。”

  類似黃瓜這種存在農殘超標風險的蔬菜還包括茄子、豆角、西紅柿等作物。相較這些農產品,葉菜因生長周期比較一致,農殘的情況相對較好。

  魏先生還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蔬菜、水果普遍都有低毒、微毒農藥殘留,這與果蔬售賣地點無關,無論是大商場超市,還是路邊攤,都可能存在農藥殘留問題,甚至綠色產品也不能“幸免”。

  有農殘就一定不安全嗎?

  殘留不等于有害

  農殘普遍,是否意味著市面上售賣的果蔬都不安全?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派得偉業科技公司工程師宗鵬告訴記者,農藥濫用確實存在,但不能代表主流。

  “一般來說,像葉菜一類生產周期短的,一般不用農藥,時令蔬菜農藥也用得少,反季節蔬菜要多加注意。”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農業生產需要農藥,使用農藥后肯定會有殘留,但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農業部此前的全國抽查數據顯示,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6.8%,接近國際水平。

  怎樣有效去除農殘?

  清洗去皮方法最好

  為有效去除農藥殘留,宗鵬建議消費者要從固定、可靠的渠道購買果蔬,處理果蔬時堅持“清洗、去皮、烹飪”三原則。

  “清水已經足夠,合格的蔬果清洗劑也沒有問題;可以去皮的瓜果都要去皮;蔬菜烹飪前焯水不僅有助于減少農藥殘留,對于減少攝入草酸也有幫助。”

  此外,宗鵬還建議盡量食用多種蔬果以分散風險。

另外,《食品與化學毒性》雜志2010年發表了比利時學者去除果蔬農殘的研究報告,發現油炸可去除90%的農殘,焯水和鹽水浸泡的去農殘率可接近80%。不過高溫易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鹽水也易破壞蔬果表皮細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