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過敏原檢測結果能否成飲食指南?

2017-08-1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我國第二個“中國過敏防治周”剛剛結束,今年的主題是“防治過敏、正確診斷、規范治療”。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教授在北京醫師協會變態 反應醫師分會第一屆學術會議上,向醫生和患者宣傳普及正確診斷和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方法。尹佳認為,過敏沒有正確的診斷,就沒有正確的治療,診斷一定要結合 病史和病人的癥狀、體征。

  問題 兩檢測方法不被推薦

  尹佳說,過敏專科醫生的職責就是要選擇正確的診斷方法,找出致敏原,做出正確的病因學診斷,給患者提出避免過敏原的建議,進行特異性的免疫治 療,阻止疾病的發展,減少疾病的負擔,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在她的日常門診病人中,很多患者都是拿著在外院做的生物共振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來尋求解 決辦法。目前,生物共振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已成為國內很普遍的過敏原檢測方法,部分醫生甚至把檢測結果當成了診斷的“金標準”。

  但是,全世界各國過敏專科學會都不推薦用這兩種方法來診斷過敏性疾病(即過敏原)。作為受過專業培訓的變態反應專科醫生,尹佳呼吁,防治過敏性 疾病,首先要選擇正確的診斷方法。沒有正確的診斷,就沒有正確治療的基礎,用不正確的方法診斷過敏性疾病,根本就談不上規范的治療。

  案例 檢測不當影響治療

  尹佳曾接診過一位73歲的女患者,她發作性地出現頭皮及全身瘙癢,還伴有皮疹。這位患者在當地醫院用生物共振方法進行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主要 食物都是“過敏”狀況,這位患者被嚇壞了,找到尹佳時,她禁食了所有的海產品、所有的調料、所有的肉、所有的蛋奶類食品,基本上不吃蛋白質,就吃青菜和一 些糧食。在協和醫院,這位患者做了常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組套的檢測,既包括了吸入過敏原,也包括食物過敏原。除了蒿屬花粉是很微弱過敏外, 其他所有的過敏原檢測都是陰性的,與生物共振檢測方法檢出的結果相比,差距太大了。

  尹佳還接診過1個9歲的男孩,男孩出生后就經常出現皮膚瘙癢和皮疹,還經常打噴嚏、流鼻涕。今年5月,他去某醫院用生物共振的方法檢測,結果顯 示多種食物和接觸物都過敏,呈現陽性的過敏原多達106種。于是,孩子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由于營養不均衡,他的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童。尹佳為他做 了皮內試驗,結果顯示他主要是吸入過敏原塵螨和霉菌過敏,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的檢測顯示:雞蛋和牛奶呈非常微弱的陽性,花生,大豆,芝麻呈弱陽性,塵螨強 陽性6級。

  另一位4歲的男孩因為鼻炎到醫院去做檢查,當地的醫院給他進行了食物不耐受的檢測,結果顯示牛奶和雞蛋不耐受。這個孩子過去喝牛奶和雞蛋并沒有 任何異常,可是當地的醫院叮囑他不要再喝牛奶雞蛋。協和醫院給他做的吸收過敏原和食物過敏原的篩查試驗,顯示結果基本都是陰性的,只有牛奶是可以忽略的一 級的反應,于是協和醫院修改了當地的醫囑,建議孩子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不用忌食。

  提醒 診斷核心非檢測

  尹佳指出,診斷過敏原最常用的方法是過敏原皮膚試驗、血清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檢測和激發試驗。其中,血清總免疫球蛋白檢測和病因一般 沒有關系,但是可以輔助診斷一些過敏性疾病。目前,在全世界診斷過敏性疾病誘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過敏原的皮膚點刺試驗,過敏原皮內試驗,皮膚斑貼試驗,血清 sIgE檢測、過敏原激發試驗,激發試驗包括鼻黏膜激發、眼結膜激發試驗和食物激發試驗。

  尹佳強調,診斷過敏性疾病最核心的不是各種檢測手段,而是患者的癥狀、病史和體征。即使是皮膚試驗或者是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檢測也不能作為診斷過敏性疾病唯一標準,診斷一定要結合病史和病人的癥狀、體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