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不注意處理廢舊電池就等于慢性自殺

2008-12-03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廢舊電池潛在的污染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有資料表明,我國目前有140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1980年干電池的生產量已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國干電池的生產量達到140億只,而同年世界干電池的總產量約為300億只。 

  有關資料表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遠失去利用的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里包含了汞、鉛、鎘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里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就會滲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人類的健康。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后,會出現哪些病癥呢?據有關專家介紹,廢棄在自然界電池中的汞會慢慢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無基汞可以轉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魚類的身體里,人食用了這種魚后,甲基汞會進入人體的細胞,使人的系統受到嚴重破壞,重者會發瘋致死。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疾病就是因為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堿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型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及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癥狀是肺氣腫、股指軟貧血,很多可能使人體癱瘓。而沿進入人體之后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盡管先進的科技已給我們引向正確的方向,但我國的電池污染現象仍不容樂觀。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被一并埋入地下,久而久之,經過轉化使電池腐爛,重金屬溶出,既可能污染地下水體,有可能污染土壤,一旦種植作物,重金屬可能在作物中積聚,通過食物鏈而最終影響人體健康。 

  家用電器的普及和種類的增加,使得電池的使用量隨之據增加。廢電池混在垃圾中,不僅污染環境,也是浪費。全國電池年消耗為30億只,因無回收而丟失銅740噸、鋅1.6萬噸、錳粉9.7萬噸。我們應該把廢電池與其它垃圾分開,集中起來送去回收。許多國家都很重視廢電池的回收。德國的很多商店要求顧客在購買電池時,同時要把廢舊電池交回給商店;日本專有分類箱收集不同的廢電池。我覺得我們作為青少年也應該積極回收廢電池,阻止廢舊電池傷害人體的現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