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金光集團APP"海南綠色環保之旅"

2008-12-03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綠色之旅前夕,領隊老師讓我去了解這次活動的組織者--APP。乍聽到APP,感覺頗為陌生,后來老師隨口說道:“APP就是生產‘清風’、‘維潔雅’的那個企業”。聽到“清風”這個品牌,形象開始鮮活了,記得高中那會我姐總是執著地用一種叫“清風”的面巾紙,它有淡淡的清香、素雅的包裝。那時我記住“清風”,及淡淡的余香。心想,生產“清風”的該也是個感覺清新的公司吧。但當我在Google中輸入“APP”時,大量的與“APP”相關的負面信息涌入眼簾,“APP在云南‘圈林毀地’”、“APP染指海南,欲砍20000公里的公路林”等等。除少數網站展現了正面的APP形象,在整體輿論上,APP似乎已成了“毀林”的代名詞。一個問號就此產生,先前關于“清風”的印象與網上呈現的APP的巨大落差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帶著疑問,我踏上了南去的班機。當再次踏上陸地時,疑問依然懸而未決,網上的負面信息使我對APP的實地考察既充滿期待,也不免有一絲憂慮--如果網上的APP是真的,那么……

  接下來的經歷使疑問非但沒有消除,卻產生了另一個疑問。參觀過程中,茂密的桉樹林、井然有序的伐木現場、漿場優美安靜的花園式廠區、自動化的流水作業線,特別是游弋在經過處理后的造紙污水中的錦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似乎親眼所見的APP與網上的APP又產生了落差,疑問變得更深了。

  在兩種APP之間我們該相信誰呢?為何媒體關于APP負面報道不絕于耳,但造福一方的APP、環保節能的APP等,媒體卻少有提及呢?一言以蔽之,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真實的APP無人知曉,“毀林”的APP卻充溢視聽,這些針對APP的責難不乏中肯的批評和建議,但更多的是一些情緒性的發泄,主觀的臆測。

  低調的APP習慣沉默,但沉默使輿論中的APP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某種意義上有被妖魔化的傾向)。掌握話語權的學者、記者一旦找到企業的漏洞,就會輪番攻擊。在網絡媒體的推動下,如果企業不及時主動站出承認錯誤、辟謠,一邊倒的輿論產生巨大殺傷力對企業有時是致命的。

  那么APP是否可以把了解真相的任務拋給公眾,堅持沉默是金,而“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在資訊發達的信息社會,對金光這樣大型跨國集團而言,這樣做是極不明智的。此次綠色之旅可以看出APP拋棄舊有沉默形象,發出自己的聲音,還原自身綠色環保形象的決心,努力向公眾傳播真實的APP。這次活動選擇兩地高校學生的作為對象,顯示了APP長遠眼光,通過實地考察向大學生傳達綠色環保的APP,先在未來的社會中堅中建立APP的良好形象。同時,在活動的組織上,活動緊湊,工作人員友好親切,特別是柯項森先生,年屆花甲,倒也精神矍鑠,詼諧幽默,讓人好生羨慕他的那份豁達和幽默。 

  據說,此次綠色之旅僅是APP推介企業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不久的將來,APP會組織更多的當事人來到海南,用事實來還公眾一個真實的APP、環保的APP、綠色的APP。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APP有責任、有義務舉起綠色環保的大旗,也完全有必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還原APP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就好像“清風”一樣,純凈而帶有清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