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元改造750公里水管
今年涉及東單北大街和工體東路等
市自來水集團昨天發布消息稱,兩年內計劃投入資金7億元,改造750余公里城市供水管線。
供水管線的改造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管網抗外界干擾能力,消除供水管網安全隱患,減少供水管網漏損事故的發生。
近日,自來水集團完成了東二環左安門橋東、光明橋南、廣渠門橋北、建國門橋北等4條供水管線的消除安全隱患改造,改造管線近3公里。自此,自來水集團啟動了今明兩年供水管網的大規模改造工程。
今年市自來水集團將新建管線50多公里,改造管線300多公里。
其中,計劃對20余條供水管線實施改造,改造管線近30公里,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管線包括東單北大街、工體東路、三里河東路、東二環廣渠門北、光明橋南、東直門橋北等隱患地段供水管線。
同時,本市將對部分小口徑普通鑄鐵管、鍍鋅鋼管進行內噴涂防腐處理,改造管線300余公里,提高自來水在管網輸送中的水質安全。此外還將更換老舊閘門、消火栓等供水管線附屬設備5000余座。
另外,為了配合城市建設、保障性住房及重點工程建設,在蒲黃榆路南延、廣渠路及廣渠路東延、萬壽路南延、馬家堡西路等地新建供水管線50多公里。
據悉,未來五年,計劃在城市供水管線改造上規劃投資26億元,完成2000公里管線的改造,其中中心城區供水管線改造1800公里,郊區新城相關供水管線200公里;更新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閘門、老式消火栓等管網附屬設備30000座。
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北京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增長迅速、外力和地面的擾動,嚴重威脅著地下供水管網的安全,改造工程是為了提高北京城市供水管網的安全保障度。
小資料
重要供水管線 3000“電子眼”伺候
如今,在北京的城市核心區、重要部位的供水管線上,一共安裝了3000多個“電子眼”即漏水監測記錄儀。
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電子眼”還可根據重大活動保障的要求,隨時調整部署區域,實現供水管網運行工況的實時動態監控。
截至2010年底,市自來水集團所屬供水管網11000余公里,其中市區8000多公里,平均管齡為17.59年(使用年限50年),總體上處于相對穩定的運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