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山西省將投資23億元,建設環保物聯網,打造無縫監控平臺,讓違法案件無處遁形。此前,山西省已對768家企業、5087個監控點位實施在線監測(無線、有限并用)。
山西省環保廳將通過物聯網無縫監控,打造一個高效、穩定的公共服務平臺,讓違法案件無處遁形。山西省環保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將對環境質量、污染源、風險源3類重點環保監測對象進行監測,通過視頻,紅外,以及“3S”(指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System GPS)等多種技術手段將物體信息傳入網絡;再通過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并實現環保一體化智能管理。
據了解,環保物聯網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實施時間為2011~2015年,按照“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擬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2011~2013年),初步建立智能海量數據中心和安全防控保障體系,搭建系統平臺。形成補充完善現有污染源和環境質量數據的監控系統,整合搭建排污權交易和總量控制平臺,盡快新建環境風險源控制管理體系、試點推進礦山生態恢復測控與評估系統,探索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為特色的山西物聯網體系;第二階段(2014~2015年),逐步完善各單項因子物聯網建設,補充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因子監管,完善流域、農村、土壤、礦山生態修復監控,構建統一的環保物聯網體系。
山西省環保廳目前已組織編制完成了《環保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會同山西省經信委邀請中國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等多部門專家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評審。山西省經信委已經批復核準了這個項目。
“十一五”期間,山西省環保物聯網初步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構建了一個集監測、監視、監管于一體,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省級環保物聯網應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