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近年來不斷遭受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侵襲。與此同時,非洲城市化發展非常迅猛。一方面要解決不斷增長的人口問題,另一方面要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非洲正在努力解開城市化與氣候變化之間的“糾結”。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較低,面對氣候變化缺乏快速應對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非洲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束手無策。內羅畢大學地理與環境系教授理查·奧丁戈說,應對氣候變化是非洲城市發展的新機遇,因為這將促使資金流向“關鍵而正確的領域和行業”。
內羅畢城市發展部常務秘書菲利普·奧錫卡認為,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戰略,通過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城市設計和園林綠化在內的一整套方案,可以對氣候“良性再造”。
由于非洲地區光照充足,有學者建議非洲城市規劃者應考慮推廣太陽能系統。由于氣候變化還可能給非洲民眾帶來感染瘧疾和裂谷熱等疾病風險,因此必要的疾病應急防控系統也被建議納入城市規劃。
考慮到非洲地區目前還處在發展中階段,肯尼亞住房建設部部長索伊塔·希坦達建議,解決非洲城市化與氣候變化的矛盾應把消除貧困放在首位。他說,如果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能源生產、國際貿易及技術轉讓等方面有所創新,那么不但有利于改善氣候,也有利于經濟發展。
作為非洲地區比較發達的國家,肯尼亞對未來城市發展制定了“2030遠景規劃”。據悉,為應對氣候變化,肯尼亞將積極推廣清潔能源技術,在內羅畢等城市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和新能源汽車,同時在首都附近開發衛星城,以緩解巨大的人口負荷。
肯尼亞政府表示,肯尼亞城市規劃將召集政府、銀行、地產投資者、城市地方團體等一起參與,共同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土地供應和管理,確保人人居有其所。
聯合國人居署的最新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本月底達到70億,其中半數以上生活在城鎮和城市中。而人居署日前發布的報告稱,預計到2050年,世界范圍內可能出現兩億氣候難民,很多人或將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洪災、旱災的泛濫,不得不離開家園。因此,解決城市化與氣候變化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是非洲的事情,而是全球迫在眉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