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開進“十八彎”
對于習慣了車水馬龍的城里人來說,開通一輛公交車線路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可對于去一趟縣城要40公里,在大山里拐無數個彎兒,輾轉坐車近兩個小時的密云縣黃峪口村村民來說,開通公交車的這一天,就像過節一樣。
沿著崎嶇的山道,拐了不知多少道彎兒后,筆者終于在上午9點20分到達了黃峪口村,看到這個有著“十八彎”之稱的小山村一派喜氣洋洋。
村委會大院門前,嶄新的“密云至黃峪口65路”公交車已在原地待命。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村民將4米寬的村級公路圍個嚴嚴實實,老人聚攏一起“嘖嘖”地感慨,小媳婦抱著懷里的孩子抿著嘴兒笑,七八歲的孩子跑前跑后,踮著腳兒圍著公交車看了又看。
大紅條幅懸掛中央,幾掛鞭炮擺放整齊,話筒、音響準備就緒,一個簡短的開通儀式即將開始。
“十八彎,不容易,公交車來到黃峪口。”一段順口溜從年近60歲的李春英口中脫口而出,引得村民一陣歡笑。“這黃峪口可不就是十八彎,您剛才來看見了吧,得拐了多少彎啊。”“通公交是村里的頭等大喜事!”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燦爛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龐。
黃峪口村150戶、355人,共有8個自然村,村子距公路主干道9公里,長期以來靠一條彎曲狹窄的老路與外界通行,公交車根本無法通達。村支書饒仕忠介紹,今年初,在鎮政府和縣公路局、交通局、公交公司的共同幫助下,重修了西黃路,使村里具備了基本通車條件,這條“密黃65路”公交線路才順利開進了村。
“鋪就幸福路,開通幸福車!”10點整,石城鎮鎮長孫立軍宣布65路公交車正式開通,鞭炮炸響,音樂四起,開往密云縣城的“65路”即將發動。“大伙兒快上車吧!”饒仕忠招呼著,村民呼啦啦地上了車,不到三分鐘,車廂里頓時“高朋滿座”。
73歲的鄭奉榮穿著整齊的中山裝,拎著老式手提包,坐在靠窗子的位子上有點激動。“過去去趟縣城,我得騎好幾公里,20多分鐘的自行車,把車子放西灣子村,再坐公交車,哪想到這把歲數還趕上村里通公交了,我這老骨頭還免費。”
“密云至黃峪口65路”車全程43公里、沿途共有27站,票價8元,如果使用“一卡通”公交卡,成人每人3.2元,學生1.6元,6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一天往返兩趟,共有四個班次。
截至目前,像黃峪口村一樣,密云共有326個符合通車條件的行政村告別了村里無公交的歷史,“村村通公交”鄉鎮通達率實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