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樓房外墻“穿”上保溫的外衣,門窗換成保溫的塑鋼雙層玻璃窗。市住建委昨日(28日)表示,到2013年,將有四成老舊住宅完成節能改造,居民家中實現冬暖夏涼。
改造后冬天在家不用再穿棉衣
朝陽區勁松三區是上世紀80年代初建造的,今年剛完成了節能改造。昨日,在323號樓5門402室李先生的家中,他穿著一件線衣,“以前穿這么少可不行。沒改造前,冬天家里也就16℃至17℃,都要穿棉衣,現在達到了21℃至22℃。”
這棟老樓的改造,包括加裝外墻保溫,窗戶換成了塑鋼雙層玻璃窗,樓頂也加裝了防水層,起到了防水和保溫雙重作用。
李先生表示,改造對他們的生活影響很小,“做外墻保溫不影響我們,就是換窗戶需要入戶。工人們已經事先量好了尺寸,做好了窗戶,入戶來換就用一天時間,上午來下午就弄完了。”
尚余6000萬平方米非節能建筑
據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988年之前開工的居住建筑都被界定為非節能建筑。“十一五”期間,北京已經完成了2073.09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根據最近一次普查,目前還有約6000萬平方米的非節能建筑。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已完成了300多萬平方米的節能改造。按照計劃,從今年到2013年,要完成2400萬平方米的節能改造,“這意味著到2013年,有四成的非節能老房子將完成節能改造,到2015年則要完成3000萬平方米,相當于一半的非節能建筑得到改造。”
“十二五”時期,北京將按現行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同步實施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包括門窗、外墻、屋面等。同時,還將進行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控改造等。這些節能改造實施完畢后,每平方米建筑每年可節能約10千克標準煤。
■ 花絮
居民燒保溫材料驗明正身
昨日,勁松三區的居民丁大媽稱,剛開始改造時,由于上海的那次大火,不少居民對于外墻保溫的材料有顧慮。他們想到了一個主意,撿來一些施工剩余的保溫板材料,自己用火燒。發現燒不著,感覺心里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