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首席科學顧問大衛●麥凱。(自《衛報》) |
英國政府表示,從現在起到2050年,若要重組和利用英國整個能源系統,每個英國公民每年需要支付5000英鎊的成本。但最新研究指出,發展清潔和可持續的電力、供暖和交通所需的成本,可能與更新老舊發電廠所需的費用相當。(1英鎊約合9.71元人民幣)
據《衛報》報道,分析結果來自于一種名為“2050年路徑計算器”開源分析軟件,它是由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首席科學顧問大衛●麥凱(David MacKay)研發設計。麥凱表示,開發本套軟件的目的是為了推動“開放的決策”。
此前,有專家認為,如果采用低碳能源實現英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變化目標,其成本將高于使用傳統能源;而“2050年路徑計算器”的結果對此發出了挑戰。
“2050年路徑計算器”設定了英國官方碳計劃里的三種情景,展示英國如何在保持電力供應的情況下實現其減排目標,并從中比較出“成本最優”的情景。
在低碳能源系統發展停滯且無法實現碳目標的情景里,“計算器”得出英國公民人均每年的成本為4682英鎊,主要用于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來保證電力、供暖和交通等方面,約為該時期人均年收入(3.5萬英鎊)的13%。
然而,“無所作為”情景里面并不包括氣候變化對經濟造成的損害。“計算器”指出,如“氣候經濟學之父”斯特恩(Stern review)報告里所言,“該部分的人均成本約為每年6500英鎊,高于能源系統的成本”。
在成本最低的2050年情景里,人均成本只有每年84英鎊,約為人均年收入的1.8%;此時,電力生產由42%的可再生能源、31%的核電和27%的天然氣發電構成,同時還采用了碳捕獲和存儲技術;該情景還假設能效會進一步提高,設定照明和家電的用電需求比2007年下降了60%。
在英國“更多可再生能源,更高能效”情景里,風電將滿足55%的電力需求,所有轎車和公共汽車由電池或燃料電池驅動;如果忽略氣候變化損害,該情景里每人每年的成本比“無所作為”情景將高出368英鎊。而在“更多碳捕獲和存儲技術,更多生物能源”情景里,人均成本比“無所作為”高470英鎊;該情景假定碳捕獲和存儲技術在商業規模獲得成功部署,并且可持續和充沛的生物質供應能夠產生“負排放”。在最后的“更多核能,更少能效”的情景里,每人每年的成本比“無所作為”高499英鎊。
但一些專家表示,“2050年路徑計算器”沒有考慮未來產生的一些關鍵性科技進步。牛津大學的迪特●海爾姆(Dieter Helm)認為,低碳能源和高碳能源情景的成本并不會相當。他認為,成本相似的觀點實際上是采用方法來看待石油價格,并假定不會出現任何重大技術進步的結果。而海爾姆指出,實際這兩種情景肯定會有所不同,如天然氣價格下降、電池技術進步、太陽能發電突破、智能電網技術應用等,都會削減低碳能源的成本。
而麥凱認為,在評估不同能源選擇的可行性時,“計算器”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表示,英國政府支持多種技術的現行政策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英國國家電網、地球之友等組織已經在“2050年路徑計算器”網站上公布了其優選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