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將普及家庭醫生 社區醫院試點24小時服務

2012-03-04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今年北京將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編制進行調整,目前已完成相關調研。此外,北京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將延至晚8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年內在全市范圍內普及。這是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了解到的。

    社區醫院試點24小時服務

    昨天(3月3日),北京市衛生局明確,今年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都將全面推行延時服務,即將門診時間延長至晚8時。

    同時,市衛生局要求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晚間延時服務中,至少應提供全科、藥房、化驗等診療服務項目。為了方便居民夜間問診,社區醫生應24小時保持“健康通”手機暢通。

    此前,北京市曾在原城八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延長門診服務時間,14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時間由每晚5時或6時延至晚8時。同時,城區24家條件較好的社區醫院試點提供24小時醫療應急處置服務。

    由于延時服務之后,醫院的人員配備、經費均需增加,北京市衛生局表示,因延時服務而增加的公用經費、運行經費等納入各區縣財政部門的預算管理。據了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在標準工作日延時服務的補助,目前暫定為每人每小時17元,休息日加班補助23元。社區返聘的醫學專家不納入補助范圍。

    家庭醫生免費服務社區居民

    市衛生局昨天首次公布了“家庭醫生”的診療流程標準。據介紹,今年年底前,“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普及,服務將覆蓋城鄉。“只要居民有簽約需求,就能得到滿足。”

    據介紹,家庭醫生是一支小型團隊,一般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防保人員3人組成。它的服務對象是在北京生活的家庭,由社區居民自愿選擇簽約。

    家庭醫生能夠為簽約居民提供的健康服務主要包括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和指導等,服務為免費,對某些行動不便的人士還可上門服務。

    衛生部門將首先在重點人群提高“家庭醫生”的簽約率,年內力爭70%的慢性病患者和65歲以上老年人擁有家庭醫生。

    【小貼士】

    家庭醫生“管”健康

    健康管理主要包含:建立或完善健康檔案、健康監測(身高、體重、BMI、血壓、心率、血糖等)、危險因素干預、運動指導、飲食指導、中醫體質辨識等健康管理服務。同時完成家庭醫生服務中的“健康狀況早了解”、“健康信息早知道”、“分類服務我主動”等服務內容,并記入健康檔案。

    家庭醫生診療流程

    掛號和分診

    掛號人員為簽約居民掛取其簽約團隊全科醫生的門診號,并分診至診室。

    候診和檢測

    利用居民候診時間,引導居民至健康檢測室進行健康狀況自助檢測。由簽約護士或防保人員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務。

    就診、預約或轉診

    居民接受健康管理服務后,全科醫生應根據居民健康檢測結果,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診療服務,并根據需要,預約復診時間或安排轉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