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市團結湖街道垃圾分類引導員服飾,從2010年以來志愿者穿著這樣的服裝為社區居民宣傳、引導垃圾分類。
3月1日,國內首部地方“垃圾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同時,北京市為新法實施打出“組合拳”,出臺39項折子工程推進生活垃圾處理。今年,全市垃圾資源化率將達到45%,超四成垃圾變廢為寶。
跨區垃圾處理提高補償
據透露,本市將合理調控垃圾流向和流量,科學測算垃圾處理成本,提高跨區域垃圾處理經濟補償標準和社會單位收費標準。建立垃圾收費處理成本同步增長機制,增強全社會生活垃圾減量意識和資源意識,促進垃圾減量和處理結構調整。
本市將建立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考核標準,垃圾處理工作將納入區縣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有關部門還將研究制定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加強收費管理,實現計量收費、分類計價、收繳便利,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市民有獎舉報地溝油
地溝油不僅威脅食品安全,還嚴重影響市容環境,本市今年將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建立集中統一、規范有序的餐廚廢棄油脂專業化收運和資源化處理體系。
地溝油排放將實施登記制度和聯單管理。商戶排放廢棄油脂須持IC卡稱重記錄,車輛運輸地溝油全程通過GPS定位,所有信息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餐廚廢棄油脂產生、排放、收集、運輸、處理、利用全過程可追溯。此外,市民舉報違法處理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和餐廚廢棄油脂還有望獲得獎勵,目前相關辦法正在研究制定中。
本市今年將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全市每天可集中處理餐廚垃圾950噸,同時建設50多個餐廚垃圾就地處理站。目前,本市已確定朝陽區開展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推進黨政機關、學校和星級賓館試點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
達標小區垃圾不分類將摘牌
今年,本市所有居住小區中將有至少一半實現垃圾分類達標,本市將定期檢查達標小區垃圾分類情況,推行掛牌、摘牌的星級評定,分類投放率持續倒退的達標小區不僅將被摘牌,還將向社會曝光。
本市將在區縣和街鄉鎮設立專職、專人負責管理垃圾分類,開展業務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水平。市政部門將分別落實物業、垃圾運輸和處理單位的相關責任。
市市政市容委主任陳永表示,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全市再生資源回收量持續上升,生活垃圾產生量連續三年保持下降。今年,城六區年度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不超3%,遠郊區縣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
今年,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課程,使垃圾分類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本市還將部分垃圾處理設施作為宣傳教育基地,向市民開放。
全市還將加強“綠袖標”指導員隊伍建設,積極引導社區居民、村民從家庭入手,提高垃圾分類意識,促進文明習慣養成,切實做到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繼續在黨政機關、學校、企業、餐飲行業開展生活垃圾“零廢棄”管理試點。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回收
本市今年將推動各區在部分空白區域建設回收站點,新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300個,建立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回收制度。各區將優先在垃圾分類達標小區新設回收站點,定時定點回收。
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將設置大件垃圾臨時存放點,試行居民家具以舊換新,推動家具等生活垃圾的回收。目前本市已經組建了大件垃圾專業運輸車隊,將定期到臨時存放點回收。
此外,本市大型蔬菜果蔬果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園林也將推進處理設施建設,集中處理廢棄蔬菜、果品、園林垃圾。
廢品回收對接企業
本市還將選擇一至兩家資源回收企業試點,完善產業鏈模式,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市政等部門將協助企業完善回收網絡體系,落實用地規劃,督促企業提高資源回收和加工處理能力,改變過去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廢品資源化處理模式。電子垃圾、大件垃圾回收體系將與處理企業對接。
本市還將調整提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業態,建立量化指標考核體系和綜合考評制度,鼓勵回收主體企業吸納社會人員回收站點加盟,規范經營行為。
本市正在研究制定使用再生產品的鼓勵性政策,鼓勵使用再利用產品、再生產品,促進垃圾減量。
家中將裝廚余垃圾處理機
剩飯菜、菜幫菜葉等腐臭,是污染居室空氣的重要來源。本市擬在部分符合條件的新建小區推廣家用廚余垃圾處理機。據介紹,家用廚余垃圾處理機可裝在水槽內,廚余垃圾經處理變為小顆粒,通過下水道排入小區化糞池,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目前國產家用廚余垃圾處理設備每套500元左右,今后居民加裝有望獲得政府補貼。
市環衛科研所所長衛潘明告訴記者,加裝家用廚余垃圾處理機非但不會堵塞下水道,還能沖刷下水管壁,疏通管道。經處理后,廚余垃圾COD含量不超過500PPM,不僅符合污水處理廠的要求,還可增加可生化物質,有利于污水處理。而生活垃圾減少廚余垃圾混入后,含水量明顯下降,熱值明顯提高,有利于焚燒處理。
今年,魯家山垃圾分類處理焚燒發電項目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朝陽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焚燒中心和生化中心、海淀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再生能源發電廠等多項垃圾處理設施均將提速建設。本市將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理和循環利用等領域,出臺相應鼓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