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工代表(右)結合本行業特點就政府工作報告發表意見和建議。
今天(6日)上午9點,北京代表團第二次全體會議開始,今天也是北京代表團的開放日。剛過8點,中外媒體60余人已先后到達人民大會堂北京廳等待采訪。會議一直持續到11點多,6位北京代表團代表進行了發言,10位代表接受了記者們的集體采訪。
應聚焦資源支持創新企業
率先進行發言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首鋼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繼民,他表示,解決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難度更大、更為迫切,這是個長期過程。中國進入了只有調整經濟結構才能發展的關鍵時刻,建議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集中支持。同時,關鍵是聚焦資源,對創新企業進行資金支持,現在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核心技術難以突破,需要給予極大支持,這樣才能帶動就業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搞實體經濟需要耐得住寂寞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福成表示,目前一些搞實體經濟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大,大家無奈之余都覺得不如花錢買地,搞房地產。“我認為,我們搞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很大,必須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想真正做到實體經濟發展,國家各方面政策要向實體經濟傾斜,我們企業本身要認真分析形勢,堅定信心,加強市場和品牌結構調整,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2015年前五環內無煤改造完成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提出,未來,對城市發展不能只盯住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而要更多地關注經濟發展與城市功能、人口資源的統一,使得經濟發展和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下一步,北京將進行一系列積極的探索,比如,城市大尺度的森林體系建設戰略,城市平原地區實施無煤化發展戰略等。
張工代表表示,北京已經成為20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人口的增加雖然為北京帶來了壓力,但是目前還沒有到致命性的程度。北京市正在研究準備居住證制度的實施,一旦國家在這方面政策有所要求后,將結合北京市的實際進行居住證試點。此外,北京還計劃通過郊區、新城、重點鎮的產業和公共服務發展,吸引中心城人口向外疏解。
張工表示,最近PM2.5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初步來看,本市的污染源主要有保障城市運行的發電和供熱系統、500萬輛機動車的尾氣排放、工地的施工、小型污染型工業企業。本市會大力調整能源利用結構,去年本市約2630萬噸左右用煤量,2015年之前,本市五環內、城六區無煤改造要完成。爭取今年年內,本市率先實施國5排放標準。逐步在城鄉結合部改造、新城改造、重點鎮改造的集中供熱上,盡快用上清潔能源。此外,今年本市將對882棟老舊住宅樓進行改造。
應對包裝企業增收環境資源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在節能減排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就是要切實解決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包裝大國,每年固體垃圾約50%是廢棄包裝物,包裝成本平均在商品價值的30%到200%,包裝遠遠超過了商品自身價值,特別是一些酒類、茶葉、保健品等,甚至用黃金、綢緞、紅木等材質包裝。這是企業利潤至上、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問題,也是請客送禮、公款消費所致,政府監管也不力。我們應該重塑價值取向,強化包裝標準體系,加強法律體系的監管。并加強經濟調控,對包裝企業增收環境資源稅,加大整治力度。對消費者進行計量垃圾收費,從點滴做起。
大學應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分科
中國大學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與國家的要求還有差距。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坦言,我們的大學如今一般都是按照知識發展的邏輯來安排學科機構的,對大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時有一定的規范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創新來說是不夠的。學科現在的分類對科學研究來說十分蹩腳。所以應該按照國家重大的戰略需求和領域來進行分科和調整,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