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蔬菜生意的韋玉華來說,銀行絕不僅僅是辦理交易手續的平臺,也是助力事業騰飛的得力伙伴。
“沒有北京農商銀行的幫助,我的生意絕不會做到今天的規模,”韋玉華告訴記者,自己事業的轉折點發生在2008年。當時,來北京打拼20年的韋玉華已開了幾處菜店,但每家面積都只有幾十平方米。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西絨線胡同有一處500平方米左右的菜市場可供承包,但卻苦于手頭沒錢。正當他心急如焚時,北京農商銀行為他提供了100萬元的貸款。此后3年多時間里,他的生意規模迅速擴大,如今他創立并經營的北京新發地百舸灣農產品物流公司年營業額已超過4000萬元。
韋玉華的案例,正是北京農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北京農商銀行立足首都經濟特色、關切農民和商戶需求,深入了解和解決批發市場商戶在貸款、結算、服務方面的需求,全力創新、推廣深受商戶歡迎的金融產品。2007年3月,北京農商銀行組成20人調研團隊,深入批發市場全面調研,與商戶促膝交談,了解買貨、賣貨的交易方式,資金需求和融資情況。
在全國聞名的國家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農商銀行豐臺支行先后4次深入調研,不斷推出創新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將新發地支行營業時間延長,解決商戶凌晨交易后攜帶大量現金的不便與風險;自主研發出的自助商務銀行和惠商卡,使商戶在攤位上自如地辦理銀行匯款和到網點辦理取款業務;“特色代收”,既幫助市場方省了出納,又幫商戶解決了現金繳費的憂慮;為商戶量身定做的“商戶聯保通”,解決了外地農民在北京貸款難的問題。
據北京農商銀行行長孔貴真介紹,在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的大多數是非京外地農民,沒有可供抵押的不動產和擔保條件,在銷售旺季只能依靠民間借貸,籌集的資金少,利息高。為此,北京農商銀行推出了五戶聯保貸款,由5個商戶組成聯保小組,互相監督,共擔風險。
目前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服務模式已變成了服務案例,正在北京上百個批發市場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