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菜農種菜怎樣選品種?以前種什么、怎么種,農民心里沒底。如今,北京農民可以像逛超市一樣逛大棚,貨比三家,盤算對比后,自家大棚種什么,一天就搞定了。
2012年,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了瓜、果、蔬菜新品種展示、示范觀摩活動,為農民選種用種搭建了平臺。近日,來自北京通州、大興、房山、順義等9個區縣的120余名菜農,走進了瓜、果、蔬菜新品種展示示范點,挑選自己中意的品種。
位于昌平的北京市農作物品種試驗展示基地“貝貝2號”小南瓜展示大棚里,只見一排排瓜秧直立著伸向天空,有一人多高,每顆瓜秧都結了近十個小南瓜,一串串像懸掛的小綠燈籠。工作人員摘一個下來,切成小片讓大家品嘗,比黃瓜還脆甜,像水果。一名參觀的市民說:“這么大的瓜,一家三口一頓剛好吃完。蒸著吃、炒菜吃、煮粥吃,還能生吃,真好。”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通州區潞城鎮前疃村農民楊占江在這個大棚里已經流連了很久,向工作人員詢問了一通問題后,他爽快地拍板說:“我選定這個品種了,我正想種幾個采摘棚,這瓜種著好看,還能生吃,正合適!按一粒種子結10個瓜,一個棚種800株,一茬下來少說掙3萬元。”
大興區青云店鎮農民劉素梅與楊占江感受相同,她說:“壽光菜博會也去過,一是離得遠,二是不知道那里的種子適不適合在北京種,這次在北京一天轉了四個區上百個大棚后,不僅選到了心儀的品種,還見識了各式大棚怎么栽種,學到了技術,收獲太大了。”
今年,北京市種子站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展示了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等10類蔬菜作物新品種600個,在農作物新品種試驗展示基地安排了多個展示點,新品種將累計展示1793個次,加大了新品種展示的輻射范圍,還開辟了131個番茄、黃瓜、西瓜等6類作物的新品種高產高效示范點。
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站長趙山普說,推動新品種在生產中的應用,優化特色農產品布局,從品質和產量兩方面提升蔬菜產業生產水平,既可以滿足種植者對優良品種的需求,也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