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會議研究部署善后救災工作
昨天(25日)上午,市“7·21”特大自然災害善后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房山區受災善后工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7·21”特大自然災害善后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士祥主持會議。
副市長丁向陽宣讀了市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7·21”特大自然災害善后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并介紹了領導小組的各成員單位。
房山區通報了該區受災善后和重建工作的相關情況。據初步統計,全區25個鄉鎮(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災,災情嚴重地區近千平方公里,受災人口達到80萬人,全區受損房屋6.6萬間、倒塌8265間,道路損毀300處、約750公里,橋梁損毀50座,暴雨損毀供水管線200公里。通過前段時間的搶修,目前,全區受損干道已基本恢復通行,大部分城區已經恢復供水和通電,通訊基本暢通。
參加會議的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一致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干部緊急會議精神,盡快、全力做好受災地區善后安置重建工作。
李士祥講話說,領導小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摸清實情、突出重點、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的要求,切實承擔起指導協調、推動落實、研究問題、服務決策的職能。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都要深入細致地工作,把摸清實情、掌握實情放在工作首位,不留死角、不留盲點。目前,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全力確保災區基礎設施重建工作,把“三有四通”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來抓,“三有”是指保證災區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四通”是指保障災區通電、通水、通路、通訊,迅速恢復災區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災區的正常生產秩序。
李士祥就災區的恢復重建提出明確要求:確保房山區7月27日前全面恢復供電;三個月內對所有可重新使用的受災住房完成修繕;上接第一版)按照“安全管用杜絕浪費”的原則,在10天內完成受災群眾臨時住所的搭建,確保8月5日前入住;從長遠的生產生活出發,對不能回遷的受災群眾按照科學規劃、科學選址的原則選擇搬遷安置點;在半個月內確保房山區全區供水系統和道路交通恢復正常。李士祥指出,安置房建設資金要跟著建設主體走,專款專用、規范合規,經得起監察審計。財政部門要就此次災情系統考慮,按照市區兩級劃分權責,從市級層面集成政策,主動爭取救災資金。相關部門要恪盡防汛防范職責,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真抓實干,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副市長夏占義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