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是來自北京市住建委的宣講員,她說,幾年來,北京陸續出臺并逐步完善了各項住房保障的政策和制度,建立了以廉租房、公租房、經適房和限價房為代表的保障房供應體系,以更好地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搖號解決5口人22平米住房問題
姜丹回憶說,五年前的9月28日,是北京新住房保障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這一天,北京市保障房第一次進行了公開搖號配售。
那天一大早,陶然亭街道的田大姐就來到了北京電視臺,參加市里的保障房搖號。這次搖號首次邀請了申請家庭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到現場,進行監督,確保公平公正,電視臺還要進行現場直播。
在搖號現場大廳里,田大姐緊張地搓著手,還不時地看看表,盼著搖號的開始。田大姐稱,這些年,房子問題成了她的一塊心病。結婚19年了,一家五口一直擠在不到22平米的平房里生活。眼瞧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可連個學習的地方都沒有,更不用說孩子將來結婚生子了。
現場的屏幕上不斷地滾動著號碼,田大姐死死地盯著那些數字。隨著市領導的一聲“停”!滾動的號碼霎時停住了。
“啊!我中了!”田大姐激動地叫出聲來,屏幕上的10號,顯示的正是田大姐的號碼。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不住地說:“太好了!太好了!”幸福和喜悅洋溢在她的臉上。
從那天起,越來越多的北京市民,像田大姐一樣,申請到了保障房。
租金補貼讓低收入大叔解憂
為了解決夾心層家庭的住房困難,北京2009年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在保障房建設中大力發展公租房。
“以前很多人覺得公租房條件肯定不怎么樣。為什么呢?租的唄,房子能好到哪兒去。在海淀區租房多年的丁大叔,沒入住公租房前也是這樣想。”姜丹說,今年初,丁大叔搬進了某小區商品房配建的公租房,房子與商品房一樣的質量、一樣的小區環境、一樣的物業服務。
“一拿到鑰匙,當天我就搬進來了。那是冬天,之前租的房子,是靠蜂窩煤取暖,怎么燒都冷。這回好了,公租房是集中供暖,每個屋子都特暖和,而且還可以選擇租用家具、家電,實在是太方便了。”丁大叔說,他做夢都沒想到政府能提供這么好的房子。
姜丹說,上個月她和同事們拜訪丁大叔時,丁大叔正為房租發愁呢。“他喜歡這兒,可是收入不高,正在為一月1900多元的房租發愁呢”。
“大叔,別發愁,您可以申請公租房租金補貼啊。”工作人員說。
“真的嗎?如果那樣,真是太好了。”丁大叔緊縮著的眉頭舒展開來。
幾天前,丁大叔給姜丹打來電話說,他已經向區里申請了公租房租金補貼。“區里說,經過測算,今后我每月只要交190元就可以了,這可真解決了我家的大問題啊。”
姜丹介紹,“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共解決了40余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十二五”期間,北京將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計劃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00萬套,今后將有更多住房困難家庭通過保障性住房,實現安居的夢想!
俗話說‘安居’才能‘樂業’。近年來,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讓許多像田大姐和丁大叔這樣的住房困難群眾,告別了擁擠破舊的房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新居,真切地享受到了住房保障的成果。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