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新線自動扶梯全面啟用
乘客:看見了地鐵建設背后的不易
昨晚,乘客在地鐵10號線二期長春橋站乘坐自動扶梯有序進出站。為方便乘客,四條地鐵新線自動扶梯已全部投入使用。
正值晚高峰時段,地鐵東四站內人頭攢動。
昨晚,拽著大號行李箱的向易明和同事一步一挪上了自動扶梯。望著身旁一眼看不到頭的樓梯,他恍然驚叫一聲,一巴掌拍在同事肩頭:“太好了,電梯通了!”
走74級臺階到付費區,75級臺階到站廳層,再走39級臺階到站臺層——垂直深度達到34米的東四站,幾天前可真讓向易明吃夠了苦頭。“100多級臺階,中間歇了三回,最后實在走不動了,箱子直接蹭著臺階下來的。”
四條地鐵新線去年年底開通,中心城區大批居民直接受益,但部分電梯來不及投入運行,招致不少抱怨。尤其地鐵6號線車站普遍入地較深,50多部自動扶梯卻暫緩開通,成為一大缺憾。
昨天,慈壽寺站、北海北站、車公莊等車站的乘客發現,扶梯已經摘掉了“設備調試、暫停使用”的黃色告示牌。慈壽寺站10號線通往6號線的換乘通道前,早些天一直緊張值守的乘務員輕松了很多。“長扶梯沒開時,為讓乘客少走點路,我們允許大家從步行梯逆行過去,進出人流交錯,高峰時確實有點亂。”她告訴記者,現在乘客換乘全流程都能乘自動扶梯,不用再瞪大眼睛盯著了。
“這幾條新線共計560多部自動扶梯,到今天全部拿到了運行許可證,具備全面啟用條件。”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韓志偉介紹說。
與以往相比,此次地鐵新線對電扶梯的驗收更加嚴格。以重載試驗為例,過去只按10%至20%的比例抽查,現在每一部電扶梯都必須完成測試、空載磨合、地鐵運營公司考核等步驟,而且空載磨合累計必須達到144小時,才能向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使用登記證。電梯廠商為此晝夜測試。
不過,細心的乘客也能發現,個別扶梯依然暫停運營。昨晚,在東四站6號線與5號線的換乘通道內,右側的扶梯就被小柵欄擋住了。
“就是最后檢修一下,過一會兒就能用了,放心吧。”正忙著調試的工人告訴記者,即使已經啟用,電梯的日常維護有時也要停運排查。為了不影響客流,檢修多放在夜間,但近期調試量較大,在不妨礙通行的路段,也會白天調試。
夜色漸濃,雪花在車站出入口結成了一層薄冰。從西北口進站的任女士每邁一步都小心翼翼。她瞟了一眼自動扶梯,上行梯“嗡嗡嗡”正常運轉,但下行梯暫停使用。“前幾天剛開通,好像有問題,又停了。”她告訴記者,眼看電扶梯一部部反復調試,大家也看到了地鐵建設背后的不易。
“路面太堵,地鐵早開一天,能給我們提供多少方便!”站臺上候車的林先生深有感觸。他現在從常營站到東四也就半小時,以前坐公交起碼一個半小時。“前陣子爬樓梯確實累點,但跟出行便捷相比,還是可以忍受。”
記者注意到,目前6號線、10號線二期的垂直升降梯還未開通。“正在測試,預計3月底能投入使用。”韓志偉說,垂直電梯同樣受土建施工進度滯后影響,但安全第一的原則不能有絲毫放松。按照要求,垂直升降梯必須按滿載、半載、空載三種不同情形完成3000次運行測試,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