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企業數首超個體戶
更多個體工商戶實現轉型升級
北京的企業數量首次高于個體工商戶的數量,這意味著北京經營者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昨天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登記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達到146.4萬戶,其中企業數量達到77.3萬戶,個體工商戶為69.1萬戶,北京的企業數量首次超越了個體工商戶。
“個轉企”一年達到6400戶
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都是經營者,而經營者是經濟發展的“細胞”,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細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發展的質量。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投資規模有限、創新能力不足、抗風險程度差、簽約履行信用低、融資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個體工商戶,這些先天不足的條件是制約個體戶發展的瓶頸。本市曾經有六成以上經營者為個體工商戶,與首都經濟發展質量不相匹配。
在工商部門政策引導下,2012年全年本市“個體轉企業”達到6400戶,使北京企業數量首次高于個體工商戶,企業總數在全市經營者中占比達到了52.8%,個體工商戶數量下降為47.2%。與此同時,去年本市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數量也出現了明顯增長,本市經營者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
“我們掙錢的機會多了”
“個體戶在談生意的時候,總是底氣不足,對方覺得你的信譽度不高,所以比較難達成協議。而轉制為企業后,信用、品質、服務有一個大提升。特別是個體融資有許多實際困難,轉成企業后,在獲得貸款方面也要容易得多。換句話說,我們掙錢的機會就多了。”完成“個轉企”后,北京宏豐禾商貿有限公司會計喬麗娜說。
一早趕到工商局咨詢如何“個轉企”的錢先生說:“轉為企業后,公司就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發票了。相比同行的個體戶,一些企業會更愿意和我合作。”錢先生表示,過去幾年,每每想擴大規模,與超市合作供應產品,他都因無法出具增值稅發票被拒。轉型成為企業,也比個體戶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無疑將增強市場競爭力。
政策引導個體工商戶升級
“對‘個轉企’,本著自愿的原則,我們主要是引導和鼓勵。”據工商人員介紹,為進一步促進個體工商戶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2011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個體工商戶轉變為企業組織形式登記辦法》,個體工商戶可以自愿申請轉型升級為3種企業形式,方便其擴大經營規模,原名稱字號仍可保留。
對誠信守法經營、無違法違規記錄的個體經營者,滿足一定條件后,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的需求申請變更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三種企業形式。昌平工商登記科科長陳錫博介紹,企業轉制原來只限于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而目前,個體工商戶能直接轉變為公司制企業,打破了所有制的成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