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民辦實事工作,今年又如期公布了為群眾擬辦的32件重要實事。自1986年辦實事至今,已先后承辦實事1139件,通過辦實事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解決了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密切了與人民群眾的聯系。
2013年辦實事工作堅持從群眾需求出發,廣泛聽取民意,切實解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力爭做到雪中送炭。實事項目堅持當年確立、當年完成、當年見效。
今年擬辦的重要實事包括方便群眾出行、為群眾營造良好環境、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社會保障能力、方便群眾就醫、增強社區服務群眾能力、保障群眾健康和安全、豐富群眾學習文化生活八大方面,涉及治理霧霾天氣和打車難等多個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市委、市政府將全力以赴辦好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給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努力推動首都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方便群眾出行方面
1. 完成30項疏堵工程,新開、調整公交線路40條,更新淘汰老舊公交車3000輛。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2. 基本建成京新高速(五環至六環段)、京周公路新線、大灰廠東路、梅市口路等道路,完成15項道路微循環工程。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東城區政府、西城區政府、朝陽區政府、海淀區政府、豐臺區政府、石景山區政府
3. 實現8號線二期南段(鼓樓大街站至南鑼鼓巷站)、10號線二期(西局站至首經貿站)、昌平線與8號線聯絡線、14號線西段(西局站至張郭莊站)建成通車。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項目辦、市交通委、東城區政府、西城區政府、豐臺區政府、昌平區政府
4. 在居住區新增停車位2萬個,在四環路外軌道交通站點和放射線公交專用道遠端增設駐車換乘停車位2000個;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地下停車位1.8萬個。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市民防局、東城區政府、西城區政府、朝陽區政府、海淀區政府、豐臺區政府、石景山區政府
5. 繼續施劃公交專用道10公里,增設機動車、非機動車隔離護欄20公里,為50所學校、幼兒園、醫院、敬老院增設安全警示標識。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為群眾營造良好環境方面
6. 繼續對東城區2.7萬戶,西城區1.7萬戶平房區采暖進行清潔能源改造。
主要責任單位:市環保局、東城區政府、西城區政府
7. 對60條市級重點道路、160條背街小巷、80個校園周邊和200個老舊小區周邊環境秩序進行綜合整治。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市容委、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政府
8. 對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的100座旱廁進行改造提升。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市容委
9. 完成30條無照明道路路燈建設。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市容委
10. 完成35萬畝平原造林工程,建設15處(200公頃)城市休閑公園,提升100條胡同、街巷綠化美化水平。
主要責任單位:市園林綠化局
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
11. 通過新建、改建、收購、棚戶區改造等多種方式,籌集保障性住房16萬套,竣工交用7萬套。
主要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市國土局、各區縣政府
12. 對老舊小區進行抗震加固、節能保溫、綠化美化等綜合改造和簡易樓改造,共計1000萬平方米。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項目辦、各區縣政府
13. 啟動山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及居住條件惡劣地區1.4萬人搬遷,年內完成5000人搬遷。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14. 完成5萬戶農宅抗震和節能改造。
主要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委、朝陽區政府、豐臺區政府、門頭溝區政府、房山區政府、通州區政府、順義區政府、昌平區政府、大興區政府、平谷區政府、懷柔區政府、密云縣政府、延慶縣政府
提升社會保障能力方面
15.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低收入職工工資增長。
主要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16.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幫扶21萬登記失業人員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
主要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17. 開工建設養老床位1萬張,給予社會辦托老所2152張全托型床位每張每月300元運營補貼,免費為60周歲及以上低保對象、“三無”人員、“五保”對象及優撫對象上意外傷害保險。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方便群眾就醫方面
18. 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的14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群眾就醫刷銀行卡結算試點。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19. 實現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正式開診,啟動天壇醫院遷建工程、回龍觀醫院門急診綜合樓建設,繼續推進清華大學天通苑醫院一期工程建設。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豐臺區政府、昌平區政府
20. 為本市4.8萬名40周歲及以上居民免費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評估,并為腦卒中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轉診等服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21. 為門頭溝、房山、昌平、平谷、懷柔、密云、延慶等7個山區、半山區中醫醫院各配備1輛診療車和1輛藥品車,每周巡診不少于3次,解決邊遠地區群眾看病難問題。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增強社區服務群眾能力方面
22. 在東城、西城區開展100家固定早餐門店新建或改造試點。
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務委
23. 建成200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范點,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便民服務和志愿服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社會辦
保障群眾健康和安全方面
24. 支持150家學校食堂、中小學生營養餐加工配送單位、大型餐飲單位建立食品安全自檢室,配備自檢設備。增加監測頻次,每月發布首都食品安全信息。
主要責任單位:市食品辦
25. 清理規范用于租住的300處人防工程,消除用電線路老化、消防設施缺損、通道堵塞等安全隱患。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防局
26. 完成20座下凹式立交橋雨水泵站升級改造,汛前實現排水調蓄功能;對34條(段)280公里中小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實現排水暢通、安全。
主要責任單位:市水務局
豐富群眾學習文化生活方面
27. 新增入園名額2.4萬個,支持100所村辦幼兒園建設。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28. 繼續支持在城鄉結合部和郊區改造或建設30所中小學,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29. 實現國家圖書館與首都圖書館讀者卡互通,建設100個圖書通借通還點,逐步實現機關和社會單位圖書館向市民開放。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化局
30. 實現首都劇院聯盟成員單位100元以下低票價區擴大到劇院的30%,實現50家民營藝術機構免費開放,組織名人名家進社區舉辦展覽和講座50場。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化局
31. 新創建632個體育生活化達標社區,為居民提供體育健身、體質測試等服務,加強對室外全民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維護,更新2008年配建的200套全民健身居家工程器材。
主要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32. 改造提升50個民俗村、鄉村旅游新業態、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和游覽導視牌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30個熱點景區自助導游系統,改造提升延慶旅游集散中心。
主要責任單位:市旅游委
件件連民心 件件解民憂
本報記者 耿諾
從建設保障房、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到交通疏堵、整治環境,今日,本市公布了為群眾擬辦的重要實事,涉及八個方面、32件,件件聯系起群眾和民生。
若仔細研究實事內容和排序,會發現和往年相比有很多不同。“新一屆政府換屆以來,實事內容也有了相應的轉變,比如首次用八個方面來統領實事項目。”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吳大倉說。
而不變的,是這些實事依舊來自老百姓的呼聲,來自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以及想要千方百計全力推動實事落實的決心。
交通治堵成第一
交通治堵,成了本市2013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中的首位。
這源于2012年,老百姓茶余飯后議論最多的話題,就連同事之間聊天,也往往離不開拿“堵車”當開場白。
全年中,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呼聲最高的是什么?是治理交通擁堵和環境。因為道路擁堵產生的污染,更成了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去年2月13日,當年擬辦的35件重要實事公布剛一周,市政府督查室就走進市環保局。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PM2.5引發市民關注之前,就有數據顯示,本市有22.2%的PM2.5污染來源于機動車尾氣排放。
治理交通和改善環境要從源頭治理。市政府承諾,今年本市將完成30項疏堵工程,新開、調整公交線路40條,更新淘汰3000輛老舊公交車。年內,五環至六環段京新高速,京周公路新線、大灰廠東路、梅市口路等都將基本建成,同時,年內本市還將完成15項道路微循環改造。
煤改電、重點道路和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這些本來就是各職能部門確定要做的,為何非要上升到市政府層面,向老百姓做出承諾?
從1986年,市政府第一次公布為市民擬辦實事開始,到今天公布2013年為市民擬辦32件實事,本市已經在27年間,公布了1139件重要實事,并落實了其中的1107件。當年各部門難以推動的“急難險重”事件,都通過市級的統籌、協調,成為今天百姓幸福生活的奠基石。
“政府承諾和部門計劃當然會有所不同。市政府將從全局層面組織協調各方,對實事進行推進,確保老百姓受益。”吳大倉說。
實事不看“工程量”
修路、蓋房、疏浚河道,這些都是大事,也是今年的重要實事。但對于一些居有定所、沒大事,每天過過小日子的老百姓來說,今年的擬辦實事,也能讓他們感覺到很多生活中的“小坎兒”被鏟平了,迎來居住質量提升的新一年。
在從去年秋天開始啟動的實事征集過程中,市商務委提出:今年將在東城、西城兩區試點,新建或者改造100家固定早餐門店。
看到這條信息,負責收集各職能部門上報信息的工作人員有些疑惑,2012年,市商務委牽頭負責的實事是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2013年這擬辦實事是不是有點太小了?
雖然和動輒上千萬平方米的老房改造、數萬套的保障房相比,這小小的早餐鋪子確實算不上什么“大工程”。但多了這100家鋪子,每天清早,就能多出幾千張、上萬張在早餐熱氣氤氳下的幸福臉龐。
“這事兒算大嗎?不算。但要是讓老百姓每天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早餐,這事兒還確實值得成為今年市政府為民擬辦的重要實事。”吳大倉說。
在最后的項目中,這件事位列“增強社區服務群眾能力方面”實事之首。
實事大小,不看投資額,不看工程量,最終看的是老百姓需不需要,政府著力推進項目落實之后,市民有沒有受益。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為7個山區、半山區中醫醫院各配備1輛診療車和1輛藥品車,建設30個熱點景區自助導游系統,組織50場名人名家進社區的展覽和講座這樣的事,也都進入了今年擬辦的實事之中。
“老面孔”源自1500條意見
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解決就醫難問題,解決孩子上學、入園以及養老床位等困難的問題,這些連年出現的“老面孔”,今年仍在擬辦實事中占有一席之地。吳大倉說,這些實事,都是根據市民的呼聲,選取其中最迫切、最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去突破的,納入擬辦實事中。今年政府還將下大力氣,集中為市民“破題”。
2012年9月10日,市政府開始向市民征集關于2013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的內容,無論是意見還是建議,只要和自己生活有關,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提交給市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
小到家門口幾塊磚怎么還沒鋪,大到城鄉一體化啥時候能實現,征集意見的15天之內,1500條紛繁的意見和建議紛至沓來。
實事意見征集結束后,市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整理出的內容顯示,市民提意見較多的是如何解決交通擁堵和改善居住條件。
于是,建設收購保障房,解決老城區平房采暖,泥石流易發區域人口搬遷、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這些和改善居住條件有關的內容,毫不意外地出現在了今年的擬辦實事中。
吳大倉說,今年的擬辦實事中包括了入學、入園的內容——本市計劃新增2.4萬個入園名額,支持100所村辦幼兒園建設,繼續支持在城鄉結合部和郊區改造或建設30所中小學這幾件事兒,成為為群眾擬辦的重要實事。另外,來自2012年市人大代表的建議,也促成了今年本市將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的14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展群眾就醫刷銀行卡結算,市衛生局將牽頭負責此事,市政府督查室將隨時對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實事的落實。
把群眾的需要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
本報評論員
今年本市為民擬辦的“實事清單”正式公布了。這是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起點上全力推動首都科學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的重要舉措。
這些年來,本市堅持每年集中力量辦理一批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實事,持續推動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突出問題。剛剛過去的2012年,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攻堅克難,辦成了年初確定的35件實事,其中近半數交出了“超額”答卷,從啟動以PM2.5為重點的大氣治理方案,到緊鑼密鼓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從綜合改造老舊小區1564.5萬平方米,到新增入園名額2.4萬個……樁樁件件實實在在造福了千家萬戶,得到了市民的衷心支持與歡迎。
新一年里本市擬辦的32件重要實事,前期充分征求了社會各界和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內容涵蓋了繼續方便群眾出行、為群眾營造良好環境、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社會保障能力、保障群眾健康和安全等諸多民生熱點,項目實、分量重,惠及面進一步擴大。這些重要實事,將北京提升發展質量、完善城市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宏大目標,與廣大市民對過上更好生活的具體期待融合到一起,真切反映了百姓愿望和需求,體現了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今年是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北京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各級黨委政府都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把各項承諾認真落實、如期兌現。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拿出措施、明確責任,加大承辦和督查力度,確保每件實事當年確立、當年完成、當年見效。各級領導干部更要積極帶頭,敢作為、勇擔當,扎到基層一線、群眾中間,誠心誠意、千方百計為民排憂解難,在實干中展現作風轉變的新氣象。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讓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我們要多辦、辦好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一年一年地堅持辦下去,讓首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