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大氣污染、污水、垃圾和違法建設 各部門將倒排工期限期完成任務
“市委書記郭金龍:當前要緊緊抓住廣大群眾關心的大氣質量、污水、垃圾、違法建設等突出問題,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打,積小勝為大勝,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新的變化
市長王安順:以“坐不住、睡不著、吃不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首都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全市計劃新建再生水廠47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140萬平方米違建將盡快拆除,后年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2.4萬噸……市委市政府28日召開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全市總動員“劍指”北京市當前存在的環境方面四大問題——大氣污染、污水、垃圾、違法建設。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上表示:“讓北京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
會上公布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3-2015)》,《北京市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及加強環境建設和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工作意見和方案。
郭金龍:生態建設作為考核指標
市委書記郭金龍說,今后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當前要緊緊抓住廣大群眾關心的大氣質量、污水、垃圾、違法建設等突出問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二是必須創新管理體制。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職能整合,推動資源共享,解決越位、錯位、缺位的問題,形成管理的合力,增強履行職責的力度。
三是必須創新投融資體制。在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條件。
四是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充分發揮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科技智力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的重大問題,組織科技攻關,運用科技手段,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力度,破解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難題,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五是必須依靠中央單位和駐京部隊的大力支持。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工作協調機制,發揮首都規劃委員會、首都環境建設委員會等平臺的作用,共同研究解決首都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郭金龍強調,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重大項目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對落實不力、工作不作為的要問責。
王安順:投千億治污造林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指出,對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對照職責、責任認真進行梳理,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明確目標和要求,立下“軍令狀”,倒排工期,限期完成。對于一時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要分門別類深入研究,完善工作思路,制定切實可行的路線圖。
王安順強調,環境設施跟不上,是當前污水、垃圾治理的主要瓶頸,現有設施已沒有多大回旋余地,新項目越快建設越主動,成本和困難也越少。環境設施落在哪個區縣,就是哪個區縣責無旁貸的責任,各區縣要勇于承擔任務,確保規劃順利實施。要在深入挖掘現有設施潛力的同時,針對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實際情況,抓好臨時環境設施建設,不以設施不足、不到位為污染現象找借口。對于新開發建設區域,要把環境設施作為先決條件,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不追后賬、不留遺憾。
王安順說,初步測算,未來三年,污水、垃圾治理需要投入資金848億元;平原地區100萬畝造林,還需要近300億元,僅這三項,投資需求就1000多億元。這么大的投入,必須要有序放開各類市場,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環境建設的有效途徑。
記者還從大會上獲悉,本市將研究機動車總量控制、分區域分時段限行政策;研究新階段排污費征收政策,提高標準,增加種類。大會上,“霧霾”一詞頻頻在講話中出現。記者獲悉,應對空氣重污染將納入全市應急體系統一管理,成立專項指揮部,綜合考慮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實施更加嚴格的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