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3日)凌晨零時30分,一排橙色的搶險作業(yè)燈光刺破了西直門內大街的靜謐氣氛。北京排水集團一分公司養(yǎng)護一班班長陳曉東頭一個跳下?lián)岆U車,手持聚光燈、鐵鉤,招呼6位隊員把抽水泵、送風機這些七八十斤重的大件兒卸車,直奔馬路北側的污水井而去。
接下來的近5個小時里,他們至少要向東邊的下游管道推進10米,任務艱巨。
清淤工人下井前先定暗號
“嘩啦”一聲,井蓋被拉開,兩根粗橡膠管被隊員們塞進了兩米多深的井下,同時,與這兩根直徑四五十厘米的管道相連的送風機和抽水泵開啟。轟隆隆的馬達響聲,讓陳曉東的現(xiàn)場指揮成了“喊話”,他把兩手撐在嘴邊做了個喇叭:“這段管線的井口附近,幾乎被塞滿且淤堵物比較硬,再先進的機械設備到了這兒也甩不開,只能靠咱們下去人工清掏。”
“這條管道上游連著西直門區(qū)域的10多個居民小區(qū)和平房區(qū),下游排入南北走向的趙登禹路主管線,我干排水也有幾年了,從沒聽說這條方溝清過淤。”陳曉東說著,把強光手電筒的光線打進井口,井下一米半左右露出了一個高1米、寬70厘米的“青石洞”,由一塊塊城磚大小的石塊壘成了一個長方形截面方溝。井底灰綠色的污水雖然流速不快,卻有四五十厘米深,沒過了方溝高度的一半。“管道內的淤泥淤堵率(淤泥面積與管道面積之比)估計得有40%至50%,比較嚴重。”
陳曉東聽班里的老人兒們提起過這條“花甲”老方溝:1953年建成,至今整整60年了,是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市建設的最早一批地下排水設施。洞內1米的高度在當時也屬于高標準了。
10分鐘后,抽水泵已經(jīng)讓井下污水的高度降低了一多半,即將下井的清淤工人王愛青年過40,已經(jīng)在胸口和腰間綁好了安全繩,下井前還不忘跟隊友“對暗號”:“我拉一下繩子表示‘出泥’,拉兩下表示‘出井’,如果連續(xù)拉,就說明有危險,你得趕緊把我拽上來。”
半小時清出30公斤泥坨子
在王愛青下井前,送風機已經(jīng)提前在下面噴射了10多分鐘新鮮空氣,驅散管道內的有害氣體。零時45分,陳曉東手持的氣體檢測儀顯示,井下氧氣、硫化氫、一氧化碳以及可燃氣體的含量趨于正常,人員可以下井。
穿上連體皮衣褲防水服、戴上防毒面具一般的呼吸器,王愛青順著井壁上的把手,一步一挪地下到近3米深的井底。剛一到底,井底松軟的黑色淤泥就“吞”下了他的腳面,老王用鐵鍬把腳邊的污泥往塑料桶里盛,能盛5公斤的桶,七八下就被裝滿。按照下井前設計好的“暗號”,老王一拉拴桶的繩子,井上的工人就把桶往上拉,直到第5桶淤泥從井下提到了井上,老王的雨鞋才露了出來。
“這只是最輕松的部分,一會兒進入排水管道中,那里的淤泥因為沒有水已經(jīng)變得干涸,只能用鐵鎬往下?lián)。方溝只?米高,人在里面只能蹲著干活。”陳曉東話音未落,在井底忙活完的王愛青,一貓腰鉆進了橫向的排水方溝,開始匍匐前進。在淤泥和污水的包圍中,他一手撐地,一手舉起鐵鎬,把管壁上的黏著物都刨下來,直到鐵鎬尖再也戳不進去了,老王就回頭把桶拽到自己跟前,用手把眼前的淤泥填進空桶,之后再使勁一拉繩子,讓井上工人把淤泥運上去。
干了半個小時,老王只向前推進了不到半米。井下污水溫度約25攝氏度,再加上井下潮濕和一身厚重的行頭,此時就連他呼吸器上的護目鏡,都被汗水澆濕了。“為了不影響交通,每天我們清淤的時間只能安排在零時至凌晨五時,半小時一換崗,每人能拉上來約30公斤的泥坨子。”陳曉東說。
吸泥車增援 一夜超額完成任務
因為淤積時間太久,方溝內的干涸淤泥很難依靠人工清理。凌晨1時20分,老王的“替班”之一換成了一輛清淤車,排水工人只要把它的長“鼻子”帶進管道,這臺超大吸塵器一轉起來,別說淤泥,就連巴掌大的磚頭都能吸上來。
這次下井的工人,換成了與老王年紀相仿的段為宏。下井后,老段把清淤的首要目標瞄準了老王沒有清除干凈的一個泥垛子—三四十厘米高,約1米厚,如同一堵矮墻堆在方溝底部。老段趴在地下,用全身壓住橡膠吸泥管,雙手握住頂端半米長、直徑約20厘米的不銹鋼“鼻子”,往“矮墻”上一頂,水花四濺,墻體瞬間崩塌。
聽到井下的動靜,包括老王和陳曉東在內,井上的3位工人手腳并用,摁住了吸泥管,立刻感受到了泥塊、石塊與管道碰撞傳來的震動。
吸泥車的外形如同一輛水泥罐車,在它火速“增援”后,這條方溝的清淤速度明顯加快,到昨日凌晨5時,清淤工人已經(jīng)向前推進了約12米,超額完成任務。
北京市排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包括西內大街在內,城區(qū)20余處淤泥堵點已經(jīng)或正在進行攻堅,主要包括,北小河污水處理廠流域的鼎成路地下直徑1950毫米管線,管道內部淤堵率(淤泥面積與管道面積之比)達到70%,育慧北路直徑600毫米管線淤堵率高達80%;城中心區(qū)老舊合流方溝雍和宮大街西側深0.8米的排水溝淤積80%,鼓樓東大街和西大街南側深1米排水溝淤積70%。
今年,排水集團計劃清疏排水管網(wǎng)2061公里,重點解決上述長期淤堵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