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作文 > 正文

20家政府部門領走80項養(yǎng)老任務 保障條例有望出臺

2014-05-10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在昨天召開的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2014年第一次全體會上透露,今明兩年北京要完成的80項重點養(yǎng)老工作,已被分派給20家 政府職能部門,每項任務都明確了牽頭單位和時間進度。這樣的任務分解形式,凸顯了本市養(yǎng)老工作的急迫性。“居家養(yǎng)老服務保障條例”也有望明年出臺。

    去年年底北京市出臺了《關于加快發(fā)展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意見》,被稱為“北京養(yǎng)老政策的頂層設計”。80項具體任務中,2014年內出臺的政策就有56項,占總量的70%,其余在2015年出臺或實施。每項任務都明確了牽頭部門和協調部門,同時明確了時間進度。

    所有任務中,民政局和老齡辦作為主責單位的有33項,占4成;發(fā)改委、人保局、衛(wèi)計委分別牽頭負責6項;規(guī)劃委、金融局各4項;住建委、商 務委各3項;市國土局兩項;教委、經濟信息化委、農委等單位分別承擔1項。市發(fā)改委、民政局和老齡辦將聯合市政府督查室、市監(jiān)察局開展督促檢查,確保各項 任務按計劃推進。

    今年起,市老齡委將每年至少舉辦兩次全會。重點單位,尤其是沒有完成任務的單位被要求在大會上述職,說明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保障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據了解,市人大常委會已通過關于《北京市居家養(yǎng)老服務保障條例》的起草工作方案,將聚焦老年人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和解決“醫(yī)養(yǎng)結合”問題,通過立法構建居家養(yǎng)老服務保障體系,完善居家養(yǎng)老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

    目前,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已成立了草案起草工作領導小組,還將組建起草工作專家顧問組,由全國人大、民政部、高校、研究所和律師等專家組成,就立法中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解決對策,提供咨詢和專家建議。

    按照立法進程,法規(guī)草案將提請7月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一審,并安排在9月和11月召開的常委會會議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審議,之后提請明年初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進行審議。

    記者觀察

    缺席領導被勒令補“養(yǎng)老課”

    昨天,接到通知參會的,包括43家“老齡委”成員單位及16個區(qū)縣的相關負責人。會議在12時結束后,針對部分應該到會卻沒能出席的負責人,大會明確要求:“請代為開會的同志回去轉告,下午兩點半到市政府再開一次會。”

    此言一出,會場先是一片安靜,隨后出現笑聲。很快,工作人員就發(fā)出了通知短信。市老齡辦有關負責人感慨,這種讓缺會領導“補課”的情況實在少見。

    確實,大會上透露的一系列數字,無不體現出本市老齡工作的緊迫感——預計2020年本市老年人口將超過400萬;2030年將超過500萬;2040年將超過600萬,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三分之一!同時,本市老年人口的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現象并存。

    據預計,本市人口撫養(yǎng)系數2013年達到45%,5年提高了近9個百分點。撫養(yǎng)系數是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 它表明整個社會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按照計算,到2020年本市撫養(yǎng)系數將達到50%,2030年達到70%,2040年前后 將達到100%——屆時,包括自己在內,每個勞動人口需要“養(yǎng)”兩個人!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