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大連續五年在京縮減招生 定向招寒門學子

2014-06-21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北京大學招辦主任王亞章通過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為全國考生解讀北大今年招生政策。今年,北大在全國投放2650個招生計劃,其中在北京 計劃招生200人,占總招生計劃的7.5%,這也是北大連續第五年削減在京招生計劃。為提高學校農村生源比例,今年北大還面向貧困地區投放250個定向招 生計劃,專門招收寒門學子。

  在京計劃比去年減少26人

  昨天,也是王亞章這位北大新招辦主任首次通過媒體與考生交流。“80后”主任讀書時學信息類專業,喜歡用數字說話。

  今年北大在全國計劃招生2650人,與往年一致。該校在京招生計劃為200人,比去年減少26人,其中文史類75人,較去年減少9人;理工類125人,比去年減少17人。

  記者查詢發現,從2010年到2014年,5年間北大在京招生計劃持續減少,2010年計劃招生256人,2011年為248人,2012年降至246人,2013年為226人,今年則再減少26人。

  昨天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北大自主招生認定學生信息,162位北京考生獲得認定,比去年減少45人。

  計劃招生和自主招生雙雙縮小規模,王亞章對此表示,此舉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合理調整屬地計劃。

  “一個人的專業”今年繼續招生

  最近,因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北大元培學院古生物學專業大四學生薛逸凡在網上走紅。從2008年創立至今,古生物學專業每年都只有一名本科 生,但部分學生中途轉往其他專業,薛逸凡是惟一堅持四年修完課程的畢業生。今年,如果有考生考入元培學院,并與薛逸凡一樣對古生物有興趣,也將有機會入讀 這個“一個人的專業”。

  此外,梵文專業也是北大著名的“高冷”專業,由季羨林先生親自創立的該專業在新中國成立后,本科只分別在1965年、1984年和2005年招過三屆,其中2005級一共8人。今年,梵語巴利語專業將在京招生,招生計劃一人。

  “一個人的專業正是北大因材施教的最好體現,為國家培養稀缺人才、使艱深學問不致終絕,是北大義不容辭的責任。”王亞章說。

  為鼓勵學生入讀地質、考古、歷史等雖不熱門但十分重要的專業,北大將有望降分錄取報考相關專業的考生。

  此外,學生入讀北大后,還有繼續選擇專業的權利。不僅可以轉專業,還可以選修雙學位或輔修專業。據統計,目前北大約有30%至40%的學生選修雙學位。

  近三千萬獎學金獎優扶貧

  今年,北大計劃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250人,以提高寒門學子入讀北大的機會。北大還將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綠色成長方案”,學生不僅將獲得資助,而且北大書記、校長將成為寒門學子的“領航導師”。

北大還為優秀的學生準備了豐厚的獎學金,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發給校本部學生的獎學金將近3000萬元,“只要學生足夠優秀,都有機會獲得。”王亞章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