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前5月本市財政支出近六成投向民生

2014-07-0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公共服務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本市民生領域統計分析報告,1至5月,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社會保障、城鄉社區事務、節能環保等關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接近六成,增速達20%以上。

  醫療支出增長超三成

  北京經濟的平穩發展使政府部門有更多財力支持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等領域發展。

  1至5月,北京公共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232.6億元,同比增長18%,有6.3億元用于支持基礎教育辦學條件達標和改造項目,進一步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25.2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6.1億元用于落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

  隨著公共財政對教育衛生等領域支出的增加,居民相關支出呈現下降趨勢,個人負擔有所減輕。1至5月,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下降15.5%,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增長7.3%,增速低于消費性支出1.6個百分點。

  本市社會保障能力持續提升。2013年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1311.3萬人、1354.8萬人、1025.1萬人、920.3萬人和883.2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04.9萬人、75萬人、18.4萬人、23.1萬人和38.5萬人。

  棚戶區改造惠及8400多戶居民

  針對房價居高不下的民生熱點,北京持續加大對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力度,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

  1至5月,全市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資21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其中公租、廉租房投資增長91.1%。建設部門數據顯示,1至5月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9208套,竣工55214套。

  為改善“夾心層”居民住房困難,保持房價基本穩定,2013年下半年北京推出了具有共有產權性質的“自住型商品房”。截至5月底,北京相繼推出44宗自住型商品房用地,11個項目進入網上申請及聯網審核階段,4個項目進入開工建設階段,已完成投資31.7億元,新開工面積74.2萬平方米,較好穩定了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同時,為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2013年下半年以來北京啟動四環內棚戶區改造工程。1至5月,全市棚戶區改造完成投資約80億元,涉及8400余戶居民。

  政策帶動低收入群體增收

  今年以來,本市積極出臺惠民政策,保障了低收入群體收入的較快增長。

  1月份起,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上調1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標準分別提高10.3%和12.9%,城市低保標準提高12.1%。4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提高11.4%,達到1560元。

  在上述政策措施的積極作用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1至5月,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2元,同比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為6.8%。同期北京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0087元,同比增長10.1%;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速為7.7%。

  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平均增速。

  1至5月,北京城鎮居民20%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8.6%,比全市城鎮居民平均增速高9.5個百分點,比城鎮居民20%高收入組增速高11.4個百分點。一季度,北京農村居民20%低收入組人均現金收入2503元,同比增長19.3%,也比全市農村居民平均增速高10.5個百分點,比農村居民20%高收入組增速高16.9個百分點。

  CPI漲幅創四年來最低

  收入穩定增長,但物價漲幅卻溫和可控。1至5月,北京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2%,漲幅比1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低值。在房租漲幅持續回落的帶動下,1至4月,北京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近3年以來首次與全國持平,到1至5月,漲幅已低于全國0.1個百分點。

  食品、居住類價格一直是影響北京居民消費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關乎民生的兩大重點領域。今年以來,這兩大主要領域價格走勢平穩。1至5月,食品類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3.8%,漲幅比1季度和上年同期均低0.2個百分點,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低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