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17日表示,兩個機構共同負責的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本周通過了幾項旨在保護全球消費者健康的新標準,其中包括嬰兒配方食品含鉛量和大米含砷量的最高可接受限值。
按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新規,每千克嬰兒配方食品的含鉛量不得超過0.01毫克。嬰幼兒特別容易鉛中毒,從而會給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甚至永久性影 響,尤其會破壞其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降低。存在于環境中的鉛,即便是微量的,也會進入生產嬰兒配方食品所使用的配料。食品法典委員 會建議從少鉛的地點采購原料,以控制嬰兒配方食品含鉛量。
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首次規定每千克大米的最高含砷量為0.2毫克。長期接觸砷會導致癌癥和皮膚損傷,還會影響發育,引發心臟疾病、糖尿病,以及損害神經 系統和大腦。在世界一些地區的地下水和土壤中,自然存在著大量的砷。這種有毒元素可以通過水和土壤被作物吸收,并進入食物鏈。
與其他作物相比,稻米更加容易吸收砷。在一些亞洲國家,稻米中的砷污染特別令人擔憂,因為他們通常使用淺機井,從砷含量很高的沉積層抽取地下水來灌溉稻田。改善灌溉和農作方法有助于減少砷污染。
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負責制定國際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確保全世界的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安全和更有營養的食物。食品法典標準在很多情況下被作為國家立法的依據,并為國際食品貿易提供食品安全基準。